第一二八章 太後之罪(二)(1 / 3)

古往今來的政治鬥爭,如果兩方一旦展開肉搏戰,那一定是不死不休的,今天賈後聯合司馬家的宗室與朝中的世家們一舉鏟除了楊氏一族,就代表著這個自東漢中期以來輝煌了幾百年的高門貴族之一—--弘農楊氏徹底不存於世間,灰飛煙滅!

可是世家既然稱之為世家,他們的根基是何等的深厚,尤其是弘農楊氏,東漢時的四世四公之稱可不是簡單說一下就罷了的,那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

可楊氏的聲望越隆就越惹當世人主忌憚,曆代雄主不是打壓就是拉攏,舉一個最簡便的例子,當年曹操在世時,曹丕與曹植爭奪世子之位,楊修時為曹植的軍師,經常為曹植出謀劃策,幫助他通過了曹操的多次考驗,曹操麵上雖喜心下卻實在忌憚,後來找了一個”雞脅”的罪名就把他給殺了,要知道曹植身為曹操指定的世子繼承人之一,手下何止楊修一個軍師,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殺其他人,單單隻殺楊修,其中深意就可見一斑!

雖然曹魏當政,楊氏隱沒了鋒芒,但後來司馬氏掌權之後,楊氏的勢力又漸漸抬頭,這也是為什麼司馬昭要為武帝司馬炎娶楊氏女為正妻,為什麼武帝第二次立皇後還是楊家女的原因,楊氏的聲威也由此可見!

昨夜一場兵變,楊氏在京中的勢力一舉被殲滅,明麵上楊氏的一眾血親全部被誅除,可是誰也不知道楊氏私底下是不是還有著隱藏的血脈養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所以既然殺戮已經開始,那麼就要斬草除根,那些血脈雖然不可不查,但這卻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橫在賈後與從多參與昨夜兵變世家們麵前的一座大山還有楊太後!

這座大山是肯定要搬除的,可是楊太後的身份畢竟不同於尋常人,當今天子之嫡親姨母,嫡繼母,先帝的皇後,惠帝不可能下旨殺了楊芷或是囚禁她,要不然他就是真正的不孝了,盡管他是皇帝,可是弑母囚母這樣的大罪,惠帝也承受不起,要不然他在史書的名聲就臭了!(雖然惠帝本來在史上就沒什麼好的名聲!)

所以這聖旨就不能由讓惠帝來發,隻能由下麵的大臣們上表,然後惠帝在”大臣們的壓力下不得不廢黜楊芷的太後之位”,廢了她的太後之位,楊芷的生死就由他們揉捏搓扁了!也隻有這樣才能顯示出惠帝的無可奈何,才能顯示出惠帝的無辜來!

所以朝臣們的上書就極其重要,最好是全部的大臣都聯合上表,才能表明楊芷的罪大惡極,對皇室的名譽也不會損傷過大,致多也就是為民間的普通百姓多了一番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現在身為朝中一部分大臣擁壘的太子司馬遹也支持了此事,賈後真是大喜過望,她深深地看了一眼司馬遹,在她的認知中,司馬遹以前很受楊太後寵愛,沒想到這麼容易就屈服了,這個小子還真是不可小覷啊!

“來人,傳後軍將軍荀悝,命他遷太後於永寧安居住,另特赫太後之母高都君龐氏,允她與太後同居一宮!”賈後對著那個進來稟報的小宦官吩咐道,那小宦官看到前麵坐著的惠帝沒有出聲反對,低聲應了聲是,就急急地出去尋荀悝去了!

永寧宮是傳說中的冷宮,以前曹魏時也有失勢或失寵的妃子就是被打發到永寧宮度過餘生,武帝時還沒有人被打入過冷宮,也就一直沒有人居住,可能現在是雜草從生,蛇鼠遍地的情景了!司馬遹看到賈後搶在朝廷議事之前就下手,心裏也是暗自凜然她的狠辣與果決,心中雖然有所觸動,可他麵上依然露出和熙的笑容,”父皇,我們還是快去前殿吧,眼下還是以安定人心為主!”

“嗯,你先去,父皇等下就過來!”

式乾殿中,眾多大臣的神色都不好看,有的人還有些臉色發白,神情也有些渾渾噩噩的,顯然還沒有從剛才的那場殺戮中回過神來,而有一些心性修為足夠的大臣,此時依然是穩如泰山,比如王渾,王戎等等,還有一些人則是而露喜色,臉上頗有些意氣飛揚的跋扈之態,比如東安王司馬繇,楚王司馬瑋等等!

司馬遹在簾後麵仔細觀看了一下諸位大臣們的神思百態,心下了然之後,才掀簾而出,臉色肅穆,平靜地走到自己的席上席地而坐,看到有諸多大臣欲來向自己自己行禮,他趕緊揖手施禮道,”父皇馬上就要臨朝了,諸公還請先就坐,有事朝上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