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王初次掌政的朝會已經落下帷幕了,雖然結果有些不盡人意,封賞名單一出,竟然引起了這麼大的風波,傅鹹也就罷了,東安王司馬繇這個小字輩居然也敢和他正麵頂撞,這是汝南王所沒有料到的,最後爭鋒雖起,卻早早結束,這也是因為他們都還隻在互相拭探的階段,沒到真正鬥個你死我活的時候,就像高手過招,隻是一沾即走,但一旦決定殺死敵人,便猶如獅子撲兔,必盡全力!
尚書省的閣堂中,衛瓘與汝南王相對而坐,看到那厚厚的一份奏章,衛瓘也是暗自歎息,”老王爺,這名單..還是減一點吧!”
“那依伯玉兄之意,應減多少?”汝南王經過這次朝會的拭探,也知道如果一意孤行,恐怕他會像楊駿一樣落得離心離德,做了好事還落不得一個好名聲!
“將校減半,沒有立功的大臣全部劃去!”衛瓘直接把那厚厚的名單劃了一半,如果真按他的意願,就是這一半他都不會答應,可是汝南王畢竟身份不同,自己又不是姓司馬的,這也是汝南王執政的第一件大事,要是沒有辦成,對汝南王和他執政,都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汝南王濃眉一揚,”伯玉你也應該知道,孤家與你雖有輔政之名,可這手裏卻沒有兵權啊?哪裏像個輔政大臣的樣子?”
“老王爺,這一點老夫也知道,可是什麼事都是急不得的!您看看,第一次朝會,就差點引發大亂,現在的朝廷經不過再一次的波折了!”
聽到衛瓘意有所指的話語,汝南王無奈地歎道,”依你,隻是司馬繇仗著這一次立下大功,居然不把本王放在眼裏,怎麼著也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不然後你我以後如何服眾?政令如何傳達天下?”
衛瓘看到汝南王肯妥協,馬上點頭應道,”老王爺說得有理,東安王囂張跋扈,理應嚴懲,隻是我等要先收攏尚書省的人心,掌握了朝權之後,一旨詔書就能把他削爵罷官,豈不是容易至極?”
“嗯,還是伯玉兄深謀遠慮,就先讓司馬繇那小兒輩得意兩天!”汝南王一聽衛瓘也同意懲處司馬繇,立即大喜,今日這小子差點讓他下不來台,不把他嚴懲,怎能體現出自己輔政大臣的威嚴?
“還有一事,老王爺!現今老夫身為錄尚書事,同老王爺一起輔政,是陛下天恩浩蕩,可是老夫既然身居高位,幾個犬子也同朝為官,恐不甚妥當,為了免生非議,還是把他們調出京城吧!”待朝議之事達成共識,衛瓘馬上說起了這事,太子幾次三番交待,總不能當作耳旁風吧!順便就當削除惠帝與宗室的猜忌之心吧!
“伯玉兄,這又有什麼關係,自古父子同朝為官的也不在少數,你何必..!”汝南王馬上勸道!
自古父子同朝為官的是不在少數,可沒有老父官居宰相,手掌朝廷大權,幾個兒子都在京城任職的,如果真出了這種情況,那就是朝廷生了權臣,當年司馬家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嗎?為了不引起別人的猜忌,還是知趣一點為好!
“老王爺,此事我意已決,等下就發調令文書吧!”衛瓘沒待汝南王說完,馬上就阻止了他的後話!
“既然伯玉兄堅持,本王也不再相勸,賢侄外放,給他們安排個大郡應該沒有問題了吧!”汝南王又道!
衛瓘也不是真的死腦筋,兒子放外個好地方,將來升遷也容易一些,聞言也不再反對,”依老王爺之意便是!”
不久,朝廷詔旨連發,原先朝會上論功的名單人數比原先少了一半,這也在大臣們的意料之中,至於衛瓘把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外放出鎮地方,大臣們聽了都還驚奇了一番,後來知道他這是為了避嫌,朝臣們都擊節讚歎,衛公不愧是先帝重臣,做什麼事都大公無私,為了表明自己無攬權之意,寧願把自己所有的兒子外放,實在是高風亮潔!
司馬遹出了太極殿,一路行來,正好就近出了南門,一眼就看到銅駝大街,一想起家裏新收的兩個美婢,他又想起了王衍家裏的兩個女兒,好像昨個兒王家裏的暗線傳來消息,說是王家大小姐哭了,也不知是不是聽說自己納了兩個美婢的關係?想到這裏,司馬遹就得意地笑了!
話說自己自從與她們訂婚之後,這幾年好像還沒有見過她們一麵啊!今日是不是去王衍家裏拜訪一下?聽說賈謐這小子快要成親了,王家那大美人應該沒有喜歡上他吧?想到這裏,司馬遹心裏驀然劃過一個念頭,不會是王春風那小丫頭聽說賈謐快要成親了,才會傷心落淚的吧?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剛才的自作多情豈不是很好笑?
嗯,還是去王家看一下再說,不過自己既然是來探聽消息的,就不宜正大光明的拜訪,還是悄悄地翻牆而過,跑到這倆小丫頭窗外偷聽一下,不就什麼都明白了?
唉,想不到本宮身為太子,也會想翻牆越院的一天?想到這裏,司馬遹暗自感歎,不過為了美人,偶爾做個一兩次也無妨嘛!他對跟在自己身邊的司馬雅與士猗說道,”嗯,本宮去一下王衍府上,你們找個地方拴馬,隨後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