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劉淵的算計(1 / 2)

洛陽皇宮,太極殿內.

惠帝與賈後高居其上,下麵分坐著幾個大臣,皆是位高權重,有資格參與政事之人,也是粱王邀請過來的.

粱王司馬彤本身謙恭謹慎,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大將國士之才,平日裏也不管朝廷中事,平日裏過得還算平靜,隻是最近他的日子不是很好過.

當年他鎮守鄴城之時,因用人不當,被時為禦史的周處所彈劾,被削了一縣的食邑,兩人算是結了仇.近日粱王府內的家丁盧播,因在大街上縱馬狂奔傷了路人,洛陽縣令懾於粱王的地位權勢不敢上奏,現在已升任禦史中丞的周處知道後,馬上一本把粱王告了,告他縱奴行凶,今日要不是上黨郡發生了叛亂,周處肯定會不依不饒,繼續上奏.

這個周處出自義興周氏,也曾是孫吳的大家族之一,當世與蔣氏並列.他少時為禍鄉裏,被人稱為三害之一,後來他聽了陸雲的勸諫,立誌要做一個敢言敢行的君子,是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典範.後來入仕晉朝,擔任禦史之職,看到朝中有什麼不平事都會直言上奏,就算是當朝權貴也照奏不誤,以他的為人,朝中清正之人自然尊敬,但同樣也為朝中權貴所不喜.

粱王看到奏折中太子所言之事,一時就感覺頭大了,自己的麻煩還沒斷,自己那個好色無度的弟弟趙王就闖了更大的禍.太子出宮,他也知道,沒想到才至長安附近,就有幾千人圍攻太子入駐的縣城,甚至還有騎兵弓弩相隨,這個事情如果屬實,恐怕要掀起天大的風波,所以他不敢怠慢,一邊召集眾臣,一邊趕來皇宮稟報,聽候陛下與娘娘的吩咐!

“真是好膽,盜匪也敢圍攻縣城了,趙王到底在做什麼?他就是這樣鎮守關中的?要不是太子吉人天相,給賊人得逞了,豈不是天大的笑話,說堂堂太子死於賊寇之手,傳出去皇家的臉麵還要不要?還有那個趙王長史,叫什麼孫秀的,還敢調集騎兵刺殺太子,他是哪裏來的膽子,太子說的沒錯,這種人要夷三族;不,依朕看來,夷三族還是輕了,夷九族才能止住某些人的叛逆之心!”惠帝滿臉潮紅,氣得身體都有些發抖,怒極而斥,一下就拍在龍榻上的金龍扶手上.

“啪!”一聲響,不僅把下麵的幾位大臣嚇了一跳,就是惠帝旁邊的賈後也大為吃驚,陛下這是怎麼了,一聽太子險些出事,就這麼上火,看來,本宮的計劃要快些實行了!

“陛下息怒,孫秀罪大惡極,夷三族也就算了,我朝自宣帝始,還沒有夷九族之人,請陛下三思;另趙王無能,累及太子涉險,不能勝任鎮守關中之大任,臣建議另尋宗室王公前去坐鎮,至於趙王...削其一縣之地,以作懲罰!”陛下大怒,粱王眼皮一跳,趕緊出來進言.

此時在座朝臣中,隻有粱王與下邳王才能稍稍說得上些話,因為趙王也是宗室,地位尊貴,看到粱王有替趙王減輕罪責之意,他們互視一眼,沒有出聲,為了一個趙王,不值得幾人出頭,更何況太子還平安無事!

“準卿所奏,令趙王回藩地靜思己過!”看到其他的朝臣沒有異議,惠帝很快就下了詔旨.

對於趙王的處置,群臣與皇後都不大關心,重要的是,重新鎮守關中的人選,是誰?

下邳王司馬晃出班奏道,”陛下,高密王司馬泰德才兼備,又忠於王事,臣舉薦他鎮守關中!”關中宗王鎮守之事,自然也隻有宗室才能說得上話.

惠帝與賈後相視一眼,都沒有反對的意思,”準卿所奏!”惠帝是確實不知道有什麼好的人選,而賈後之所以同意,就是因為,其子東海王司馬越是她這一派.

太子奏折所掀起的波瀾出人意料的就這麼完了,至於其中所隱含的一些深意,比如為什麼有人知道太子的行蹤,還有圍攻太子時的那些弓弩是哪裏來的,大家都聰明的沒有提,就連司馬遹自己也沒有追究的意思,因為有些東西,大家都心知肚明,說出來就是撕破臉了!

並州,新興郡,九原縣,這裏是匈奴北部的駐地.

當年曹操把歸降的南匈奴一分為五,劉淵一族自左賢王劉豹以來世領左部;後來,在司馬遹的建議下,武帝轉而任命他為北部都尉,等於是間接磨滅他劉氏一族對左部的影響力.

要知道在匈奴五部之中,以左部實力最為強大,當時武帝把左部一分為分四,分四帥理事,本來這個處置對朝廷來說,是最為有利的.可是楊駿上台之後,想取得匈奴人的支持,反把劉淵升為匈奴五部大都督,等於讓他把五部兵權盡數收歸其手,當年這個結果可是把司馬遹氣得不行,卻沒有絲毫辦法.

後來楊氏三族被滅,直至衛瓘與汝南王也被賈後所誅,朝廷正式進入一段穩定的時期,那時,劉淵掌控五部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就算是有心有異心的人物也被他誅除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