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劉淵的算計(2 / 2)

可是此時,司馬遹再次出手了,楚王之亂後,朝廷突然接到奏報,說是匈奴族有人叛逃出塞,人數規模不小,約有千五百人,劉淵身為匈奴都督,居然坐視族人叛逃不理,是為大罪.朝廷聞訊大驚,要知道匈奴人當年統一大漠南北,威勢赫赫,壓得漢人喘不過氣來,朝廷裏雖然也有親匈奴一部的人,可是大多數人對匈奴都是心懷戒懼的,不久朝廷下令,免了劉淵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光鄉候等官職爵位,隻領北部都尉.

同時,朝廷對匈奴其他幾部都尉再次進行了調整,有的輪換,也有的直接免職.此次之後,劉淵的一番心血布置再次化為流水,此後三年來,劉淵就一直沉寂,至少表麵上一直都在沉寂.

直到現在,得知郝散已經攻下了穀遠縣,劉淵馬上招集族人商議此事.

“父親,要是郝散攻下了上黨郡,您是不是真的決定自故茲(匈奴左部駐地)起兵?”問話的是劉淵次子劉聰,他天性好戰,性格暴戾,在族內就以勇武聞名,知道部族要起兵,他怕是最為高興的一個!

劉聰此話一出,劉曜也是眼中一亮,少年人,誰不渴望建功立業?更何況,他們的祖先曾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隻是漢朝出了一個強大的皇帝,又出了幾位不世的名將,強大的匈奴帝國戰敗了,隨既而來的衰落也是不言而喻,祖祖輩輩以來,都想著要恢複祖上的榮光!

劉淵與從祖父劉宣互視一眼,皆是看到對方眼裏的不讚同,所以他搖搖頭道,”不會,別說郝散攻下整個上黨郡,就算他攻下了並州大部,本王也不會起兵造反的!”

“這是為什麼?”劉聰性急,一聽父親的話急忙站了出來,臉上的神色很不好看.

要是沒有仗打,他就沒有戰功可立,到時他又如何才能繼承大位,一想到長兄劉和已經在晉廷為質快五年了,他的心裏就隱隱作痛,要是沒有意外,幾年後父王故去,劉和就會繼位,他呢?雖然也是左賢王之子,可是兩者之間的差別可是天差地遠.

“關中!天下胡人最多的地方在關中,隻有關中大亂,本王才會起兵,並州盡是我匈奴人與一些小部族,就算占領了並州全境又有什麼意義?一無天險可守,二又有可能招致朝廷的強烈反擊,這出頭鳥本王才不會做!”

劉淵一臉深沉,滿是不渝之色,此時他也接到了關中並沒有大亂的消息,對他來說,雖然並沒有想過此次就要起兵反叛,可是自己製定的計劃並沒有成功,也讓他大為不滿.

“那為什麼伯父還要與郝散交往,甚至答應他共同起兵?要是此事泄漏出去,對伯父的聲譽可是影響甚大啊?”劉曜眼珠一轉,出聲問道.

劉曜知道,自己隻是劉淵的侄子,無論如何部族大位都輪不到自己來坐,所以他從來都不去爭,隻是盡量為部族考慮,以討取劉淵的歡心,隻要自己有了實力,將來不論是何人繼立,他有能力保護自己就行了.

“郝散那個自不量力的家夥,你們知道,在起兵之前,他同本王提了什麼要求?他說起兵造反成功之後,就要做匈奴的右賢王.要知道,他繼承的爵位隻不過是連萬戶都沒到的千戶,此人有如此野心,要是不除了他,以後我劉氏恐難以保全!”說到此事,劉淵也是一臉怒色,狠狠地拍了一下身前的案桌,以示其不滿之意,其他幾人聽到劉淵此語,齊齊點頭.

匈奴人的官位,就同漢人的爵位一樣,是可以世襲的,比如二十四長以內的,左右大將,左右大當戶等一般都由幾個大家族世襲,像郝散這樣世襲爵位隻有千戶的,跑過劉淵麵前說想要右賢王之位;就好比是,在漢人朝廷內,一個五品將軍立了大功,卻想讓當朝皇帝封他為王爵,還是掌管兵權的王爵,是問,哪個皇帝聽了不會發怒的?就算當麵答應了你,可能轉眼就會要了你的命,劉淵有此想法也實屬正當.

“至於聲譽的問題...你們別看郝散很順利地攻取了縣城,就以為他真有什麼能耐了?他要是攻取了上黨郡城,本王還可以悄悄救他一命,畢竟也是個人才,日後說不得還能收歸己用,他要是攻不下郡城,就隻有兵敗身亡一途,一個失敗之人所說的話,有誰能信?”劉淵說到這裏,臉色好看了許多,畢竟看著一個自視甚高的人栽到自己所布的陷阱裏,任誰都會高興不已的!

“父親英明!”

“伯父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