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是賜爵的關內候等爵位,都是可以免除役稅的,所以大肆封爵,於朝廷根基不利,所以此舉一向不為朝臣所喜.
“殿下,這候位不可輕授……!”一名大臣忍不住就出來勸說一二,可是司馬遹已經不給他這個機會了,立時站起身來喝道,”本宮已經意決,諸卿不必再勸,自今日之始,中護軍與北軍中候可自開始抽調人選!”
“諾!臣等遵命!”羊玄之與王衍互望一眼,連忙出班揖手應道.
隨後, 司馬遹就大袖一甩,理也不理那個出來反對的大臣,徑自去了.
那個出言反對的大臣, 司馬遹還是認識的,他是出自青州趙家的趙凜言,在朝中官居禦史之位,一向以敢言敢諫著稱於世!不過司馬遹估計,他不是反對世家子弟的子爵之封,而是反對寒門士卒的關內候之封,所以司馬遹就幹脆不給他這個機會.
其實,以司馬遹原本的打算,他是不想對方陣與騎兵演武的勝者給予那麼高的封賞,但是後來他一想,自己的威嚴已然立下,但是收買人心還做得不夠,這一次演武,也就算是對世家們默認自己掌政的投桃抱李.
而那些世家大臣也都是心知肚明,太子立威之後,這是開始酬功了----即便他們沒有立下功勞!但是,沒有阻止太子掌政,這就是最大的功勞.
自從楊駿上台伊始,之後掌政的汝南王與衛瓘,甚至是賈後在掌權之後都對朝臣進行封賞,這已經形成了一個慣例,現如今太子掌政了---也不能例外.
一時之間,隻要是自己的家族之中有子侄在軍中供職的世家,都開始連連奔走,為那數額不多的演武名額進行爭奪,期間更是八仙過海,各使神通,甚至是開始進行利益交換.
世家製度發展到如今,早已滋生出各種不利的因素,早在賈後掌政前後,朝廷每年最為重視的中正評選活動中,各州郡大小中正就有人開始以權謀私,甚至是世家們開始私相授受,交換名額,隨之衍生的就是被選入朝廷為官的世家子弟的”質量”開始連年下降.
朝中雖有張華,傅祇等為官清正之人坐鎮中樞,可是地方上的評選他們總是鞭長莫及,所以司馬遹在掌政之日,甚至單獨對王戎特別交待,就是讓他用心辦事.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黑暗中進行, 司馬遹就算知道了暫時也隻能視若不見,而洛陽百姓關注地,卻是太子增加的個人比鬥大賽,尤其是太子所頒布的獎勵實在是出乎他們的意外之外, 比鬥大賽的前三名居然可以賜爵關內候,甚至還可以入選太子的親衛?
隻是一場比鬥的勝利,這個獎勵不可謂不豐厚了!
於是,洛陽城內的茶樓酒肆與客棧妓館之內,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商賈百姓都在為此事議論紛紛;此前太子揮軍入宮,所引起的反響還是很大的,之後洛陽城裏很是安靜了一陣,隻是百姓們沒有想到太子才一主政,就已經在為寒門士卒謀出路了,真是讓他們大喜過望.
要知道普通人之中也不乏眼光高明之輩,而他們的目光總是關注一些與自己所處的階層相差不太遠的事情,那個什麼子爵之位,四品武官,他們是提也不會提的!就是因為那離他們實在太遠.
洛陽城內一片轟然,而朝會結束之後的司馬遹,就把謝衡與顧榮傳了過來,雖然太子沒說什麼事,可是他們兩人心裏也都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謝衡資曆已經足夠,前不久接替了羊玄之的尚書之位,算是高升一步,而顧榮在兼任太子中庶子的同時,也被任命為黃門侍郎,這是皇帝的近臣,素來清貴.當然現在也就是司馬遹的近臣.
到了式乾殿,再次行禮之後,君臣三人隨之按位分尊卑坐下, 司馬遹就直言不諱地說道,”本宮把你們兩人叫來的目的,想必你們兩人都應該猜到一二了!”
“敢問殿下,是否要娶蔣家小娘子了?”謝衡位高,就率先開口.
“沒錯,大事已定,本宮也要給怡涵一個名分了,這件事你們兩人都是知道的,所以本宮讓你們兩人前去提親,以示本宮的重視之意!”
“提親?”謝衡遲疑著反問了一句.
“沒錯,本宮除了不能給她正妃之位外,這三書六禮一樣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