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所言之年號為天禪,微臣覺得很是妥當,臣讚同!”楊正再次第一個跳出來拍馬.
“臣附議!”
“臣附議!”
有了楊正的帶頭,其他大臣也都紛紛出言附議,至於朝臣們以前提議的什麼永康永寧都沒什麼人再說了!
“既如此,等下就由張公擬旨,用璽之後明發天下,今日大朝已畢,散了吧!”
“臣等告退!”
等到群臣都退出了太極殿,司馬遹也很是疲倦地揉了揉眉心,今日可真是累壞了!
側靠在案上,司馬遹閉上雙目,作深思之狀!
其實他也知道,這改元之事,雖說是勢在必行,可是年號的寓意是否深刻,是否能贏得天下百姓的共鳴,這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準確來說,他所提議的這個”天禪”論寓意不及什麼”永康”,”永寧”等深刻,畢竟”天禪”隻是寓示自己得位之正,而”永康”,”永寧”則是寓意天下康泰,兩者之間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在自己看來,年號既然要改,就一定要寓示自己,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不然寧可不改,因為從今往後是屬於自己的時代!
就像是前漢的權臣上位之後,也要改年號一樣,因為他們是在向天下人宣布,現在朝廷之內當家作主的人已經換了,你們要認清形勢,不要忤逆犯上!
雖然這樣做有些掩耳盜鈴之意,但是該做地還是得做!至於別人是否服順,是否會起兵造反,那都是後續之事!
淮南王府.
司馬允滿臉憤然,一腳踹開了書房大門,或許前兩次踹門,他已經踹上癮了!
書房內此時有一個俊朗的年青人,正端坐在他的位子上翻看著案上的書籍.
而就在這俊朗年青人的邊上,還坐著一個年約五六歲的小童,一身錦衣,長得眉清目秀,粉雕玉琢的很是可愛,但是這小童眼中的冰寒目光卻讓人意識到,這小家夥恐怕不如他的相貌那麼無害!但既便如此,也不失為一個俊俏小正太.
司馬允看到自己的書房內,突然多了這麼一對奇怪的組合先是一楞,再到那年輕人聽到響聲,抬起頭來微微一笑,司馬允見了則是滿臉大喜,”六弟這麼快就到了,怎麼來之前不通知一下為兄,好讓為兄去接你?”
這年青人正是武帝第六子長沙王司馬乂,按照司馬遹得到的消息,他應該還在趕往洛陽的路上,沒想到此時卻已經悄然趕到了洛陽城,甚至還到了淮南王府.
“多謝四哥美意,隻是小弟此行卻是透露不得絲毫風聲,請恕小弟失禮了!”同三年前的青澀相比,今年已經十九歲的司馬乂則是更加成熟,繼承自皇家的良好基因,同樣的相貌威武,俊朗不凡,一雙大手青筋滿布,明顯就是久經鍛煉之人,一身武藝想必也是出類拔萃.
“嗬嗬,六弟所言正是,一切小心為上!”司馬允打了個哈哈,轉頭望著他身邊站著的這個小童,疑惑地問道,”這……是本王的侄子?六弟的兒子?都有這麼大了嗎?”
司馬乂淡淡一笑,”四哥說得不錯,這的確是您的侄子,不過他可不是六弟的兒子,而是三哥的兒子?”說著,他摸摸身邊小童的額頭,對他笑道,”阿劫,還不見過六王叔?”
三哥,指的是司馬乂的胞兄楚王司馬瑋!本來按年齒來算,司馬瑋應該是排行第五,可是司馬允等人前麵還有幾個兄長沒有長大就先夭折了,所以他們是按諸皇子長大之後的年齒來排的!
“阿劫見過六王叔!”小童雖然是麵無表情,但是禮數卻很是周全,雙膝一跪,拱手作揖.
“三哥的兒子?”司馬允先是驚叫了一聲,接著就又反應過來,上前一步扶起阿劫,”阿劫?這個小名取得好!”
“那一日,三哥被擒,小弟抱著年僅兩歲的阿劫前往白馬寺聽經,次日就返回了長沙封國,後來小弟被貶往常山,阿劫就一直跟在小弟左右!現今皇後已經被廢,隻要我等大事成功,阿劫的露麵也有利於我等行事!”提到同胞兄長的死,司馬乂麵上已經很是平靜,起碼不再像以往一樣提起來就是咬牙切齒地.
司馬允心裏也很是唏噓,楚王司馬瑋也算是英雄,可惜依然敗在了太子之手,太子啊……
沉默了一下,司馬允就道,”今日大朝,太子已經改年號為天禪!”
“天禪?”司馬乂先是楞然,接著就反應過來大笑不止,“哈哈哈!天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