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喜看政策牽引處(2 / 3)

與洽談會現場火爆的場麵相比,更讓人欣喜的是,通過銀企雙方近距離接觸,雙方的觀念在發生深刻的轉變。在利益與風險的選擇中,銀行的經營理念更趨積極主動。在第一屆銀企洽談會上,僅中國工商銀行江西省分行與客戶簽約資金就達42億元,居各行之首。銀企雙方經營理念的轉變,並且將合作的意願付諸積極的實踐,無疑盤活了銀企合作、互利共贏的這盤棋。伴隨著政策春風的吹拂,銀企合作的航船禦風遠航,明天的江西省經濟發展必會百花齊放,香飄滿園。

2.2 “死亡峽穀”的跨越

中小企業在成長的早期,由於自身存在缺少有效抵、質押物等缺陷,導致很難從銀行獲取貸款支持。據統計,大約有2/3的小企業在成長期的前三年內會因資金不足而倒閉,因此,這個時期又被稱為中小企業成長階段的“死亡峽穀”。政府要有效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就必須創新融資模式,解決因市場失靈給中小企業帶來的資金困擾,幫助企業度過“死亡峽穀”。國家開發銀行江西省分行為江西省工業園區內的中小企業搭建的貸款平台,就是一項幫助中小企業跨越“死亡峽穀”的“希望工程”。

(1)新路的探索

作為我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在保證國家重點項目資金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的新模式。國家開發銀行目前與廣大中小企業的業務距離遠、沒有結算關係、難以及時地了解企業運營狀況、不便進行貸款管理,這些現實決定了國家開發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就不能采取直接貸款的形式,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省各地城市商業銀行和股份製中小金融機構蓬勃發展,在支持中小企業方麵具有營業網點多、分支機構和信貸人員貼近企業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小金融機構的資金實力特別是長期資金力量薄弱,而國家開發銀行則具有信用等級高,可以優惠利率向國內商業銀行發行長期債券籌資。這一切決定了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小金融機構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向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成為可能。

與過去商業銀行開展園區中小企業貸款的模式不同,國家開發銀行江西省分行從信用建設入手開展業務創新,以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為管理平台,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為擔保平台,園區發展有限公司為貸款平台,以商業性金融機構為結算平台,以“省中小企業信用促進會+園區中小企業信用促進分會”為中介群眾組織,建立配套完善的中小企業貸款管理體係。對申請貸款的中小企業實行會員製,規定隻有會員單位才可申請貸款。實現了由中小企業、開發園區發展有限公司、擔保機構和開發銀行作為聯合體共同進行風險控製和分擔,既降低了信貸風險,也增加了中小企業獲取商業性資金融通的機會。

(2)眾人劃槳開大船

國家開發銀行江西省分行建設的中小企業融資體係,包括了省中小企業局、省工業園區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園區發展公司和國家開發銀行等六方。各方為園區中小企業融資事宜簽訂《小額貸款合作協議》,園區發展公司作為國家開發銀行江西省分行統借統還平台,將國家開發銀行發放的貸款資金通過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給用款企業,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承擔擔保責任,園區發展公司給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提供有效反擔保,並落實用款企業反擔保措施,同時,六方在協議中明確以下權責:

一是省中小企業局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優勢,促進中小企業信用建設和融資體製建設,協調貸款本息按期回收。

二是省工業園區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負責貸款園區的選擇和推薦工作;對經園區貸款平台初評上報的中小企業貸款項目,按園區進行彙總和合規性審查、出具評議意見,並向分行推薦;負責組建和推進信用促進會;協調體係運作,督促園區管理,確保本息回收。

三是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負責對工業園區貸款平台初評上報的貸款項目進行擔保評估,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出具保函,並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核查並落實中小企業反擔保措施,對貸款項目進行貸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