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以“千磨萬擊還堅勁”
的堅韌剛毅,立根於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經曆了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在曆經生存與消亡、發展與衰退的轉型陣痛之後,多數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博擊中發展壯大起來,但也不乏被競爭殘酷淘汰的事例,優勝劣汰成了市場經濟的代名詞。回顧中小企業從小做大、由弱到強的奮鬥曆程,除了中小企業自身的進取與拚搏之外,社會、金融、政府對中小企業發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扶持與關注是不爭的事實。衰敗的企業都有相同的經曆,成功的企業各有各的精彩,在這些精彩當中,展示了一粒沙子就是一個世界的無窮魅力;表現了小產品、大市場的雄心氣勢;體味了政策支點的強大力量;演繹了金融服務的推動能量,道出了“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處事真諦;描繪了大目標中小坐標的成功軌跡。這些成功的做法貫穿了大與小的辯證思想。思路決定出路,在當前中小企業麵對融資難的困境中,中小企業、金融部門、政府部門或許能從它山之石中得到啟示。
比爾·蓋茨以他成功的經驗告知人們:“好的創意猶如原子裂變,每一盎司的創意都會帶來數以萬計的商業利潤。”小創意大作為,折射出了一粒沙子的精神世界。在成功企業發展史上,創意成就非凡的事例屢見不鮮,江西林生實業有限公司和江西康達集團公司就是成功的典範,在產品品牌戰略中,各自以當年的小創意收獲了今天的成功。
1.1 茶園飄香的深處
婺源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是享譽國內外的綠茶之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說的就是婺源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處處如畫步步景的鄉村裏,一座座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的綠色茶園香飄萬裏。此間的江西婺源林生實業有限公司就是通過小綠茶,同時緊緊抓住發展的機遇,在金融等部門的精心扶持下,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1)有機物在茶園複活
“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早在千年之前陸羽《茶經》中就有這樣的記述-“歙州茶生婺源山穀。”然而,如今這個千年茶鄉卻不得不麵對被邊緣化的尷尬。20世紀80年代,金林生投資了60畝茶園,經過一年的經營,結果卻是虧損,甚至連工人的工資都開不出。茶園有困難,就找信用社,婺源縣農村信用聯社賦春農村信用社針對茶園的困境,給了10000元的信貸支持,解茶園的燃眉之急。就靠這10000元貸款的啟動資金,金林生反思失敗的原因,找到了茶園使用化肥和農藥損壞茶葉品質和口感的問題:使用化肥和農藥,雖然增加了茶葉產量,茶葉卻因此品質差而賣不起價,沒有競爭力,金林生把創新的焦點聚到了無公害綠色產品上,有機茶這個小創意應運而生。為了解決蟲害問題,金林生在摸索中想出了用燈光捕殺飛蟲的妙計,並且通過養雞消滅青蟲,茶園告別了化肥和農藥,有機茶葉質量大幅度提高,價格也成倍提高,茶葉每畝收入比以前提高了200%。公司產品連續4年通過國際有機食品監測機構(ECO)和中綠華夏(COFCC)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符合GB/T19630.1-4《有機產品》標準,被確認為AA級產品。先後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銀獎、“中綠杯”金獎、“春茶·中國”綠色有機茶競拍優質獎。
(2)走“公司+基地+農戶”之路
有機茶的品牌打響了,怎樣做強做大呢?金林生找到縣農村信用聯社,雙方是英雄所見略同,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之路。婺源縣農村信用聯社提供100萬元資金支持,金林生注冊婺源林生實業有限公司,組織農戶生產有機茶,公司確保收購,這一辦法使婺源林生實業有限公司獲得了大發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發展又有了新情況,流動資金短缺和銷售滯後的問題顯現出來,婺源農村信用聯社針對新問題,創新貸款發放模式,及時開展茶葉聯保貸款,茶農相互擔保取得小額農業貸款用於茶葉種植,公司收購茶葉後農戶歸還貸款。這一創新解決了公司資金短缺和銷售滯後的大問題。隨後,婺源縣農村信用聯社又推出惠及茶產業的茶葉聯保貸款,在茶葉收購貸款手續上給予簡化,貸款額度給足,並且隨要隨貸。同時,信貸員又建議更換經營理念,聘請高級管理人員,改換茶葉包裝,從單一、簡約、土氣向多樣、豪華、現代方麵轉變,使林生茶銷路直線上升。
2001年5月2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誌視察了林生茶莊,對董事長金林生說:你帶了個好頭,要繼續努力,把林生茶莊建設成為帶動農民增加收入的示範樣板,把林生公司建設成帶動千家萬戶共同致富的龍頭企業。公司以江澤民同誌此次視察為機遇,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始大麵積茶葉生產基地開發和原有茶園的更新改造,使“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成為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性循環機製。
公司根據基地實際情況實施良種、生產、加工、收購、保鮮、銷售6個方麵的統一措施,年初與基地農戶簽訂生產、加工、保護價合同,年終返利給農戶,這一做法深受農戶歡迎,被婺源縣茶葉主管部門推薦為最受農民歡迎的農業產業化模式。為了指導農民種茶葉,公司派技術人員到基地傳授技術與培訓指導,提高農戶的科學種茶水平,僅2005年就派出技術人員120人/次,培訓農戶800人/次。年終實行利潤返還農戶,在古坦水嵐有機茶基地,210戶農戶生產加工有機茶14300斤,每斤保護價180元,年終公司返還給基地農戶利潤6.15萬元。公司還向教育捐款30多萬元,招收城鎮下崗再就業20多人,消化農村勞動力200多人。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吸納5000戶茶農加入到林生實業公司中來,使公司茶園基地達到20000畝,產值過億元,帶動了更多農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