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2 / 3)

建設銀行青雲支行的選擇是正確的。建設銀行青雲支行的選擇值得銀行業金融機構借鑒。

4.2 銀團貸款創“神話”

江西武冠實業集團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贛西防水材料廠,由現任總裁李群芳於1994年創立。創立初期,僅是一家6名員工、資產1000元的作坊式小廠。目前,江西武冠實業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科、工、貿於一體,下轄14家成員企業和1個省級民營科技工業園,員工逾千人,總資產3億多元,上交國家稅收3500餘萬元的跨行業、跨地域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2005年,“武冠”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評選為“中國馳名商標”,這是中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第一家“中國馳名商標”,也填補了萍鄉市“中國馳名商標”的空白。武冠僅用10年時間發展到現有規模,取得了這樣優異的成績,創造了萍鄉市民營企業的一個神話。

(1)銀團貸款創品牌

武冠是一家年輕的企業,但它的發展速度和業績卻令人讚歎。10多年來,武冠保持了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高速穩定增長,成為萍鄉市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武冠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在於幾家銀行聯合扶助,共同打造“武冠”品牌。

企業成立初期,利潤積累基本上用於基礎建設投資,流動資金不足。萍鄉市建設銀行看到企業發展潛力大,及時為企業發放了流動資金貸款100多萬元,使企業得到健康成長。

1997年,“武冠”商標確立,企業進軍新材料行業,生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需求旺盛的防水材料產品。建材方麵的新材料行業屬國家鼓勵發展的朝陽行業,引起了萍鄉市幾家國有商業銀行的重視。各商業銀行對武冠的經營業績、管理狀況做了詳細調查,根據企業的需求分別對其發放貸款,為企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增加產品品種,做大做強“武冠”品牌提供了充裕的資金支持。

2001年-2006年上半年,工商銀萍鄉市支行、建設銀行萍鄉市支行對武冠發放貸款1億多元,累計收回7000多萬元,目前尚有貸款2000多萬元。

在銀團貸款的扶持下,武冠集團盈利能力逐年提高,2003年實現利潤1083萬元;2004年實現利潤1207萬元;2005年實現利潤1253萬元。銀行貸款的有力支持,給企業注入了活力,取得了明顯效果。一方麵解決了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另一方麵改變了企業的發展思路,促使企業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公司在產品研發和品牌經營上始終以科技掛帥,並獲得了全國馳名商標認證。

(2)理念更新創模式

有了資金的支持,武冠提出了更遠大的戰略目標,即“做大做強主業,兼顧發展多元產業”,從營銷網絡建設,到品牌經營戰略,構建了一個嶄新的民營企業發展模式。

引進先進技術,改變管理模式。武冠創始之初,缺錢缺人,企業負責人“借腦發財”,先後和中國建材科研設計院、上海建材科研設計院、同濟大學、江西省建材科研設計院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在管理上,打破以往先生產、後做市場的傳統模式,大膽運用“大市場、細生產、大科技”的“啞鈴型”經營模式,抓兩頭,帶中間,組織力量,滾動投入,構建新型的企業生產經營模式。

構建全麵的營銷網絡,搶占市場。為了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拓展發展空間,武冠集團在營銷結構上,設東部、南部、西部、北部四個大區,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設有43個武冠產品直銷辦事處,各辦事處營銷實行承包經營,激發了營銷人員積極性,擴大了公司產品的市場份額,確保了企業產品保持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建立異地本土化生產、供應和銷售。武冠集團先後在北京、深圳、溫州、西安等地建立分公司,實現了產、供、銷三位於一體的本土化經營模式,為武冠全國市場產業布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種發散性的運作模式,使武冠在全國的產品有60%實現了異地本土化的生產、供應和銷售。

(3)“神話”源於互動力

兼顧多元化,尋求發展新途徑。武冠集團站在長遠的角度來思考企業的發展,將公司的原始資本一次又一次地投向新的項目,實現產業多元化的發展。2000年集團創立了江西省武冠油脂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目前該公司已成為省內以食用純茶油生產為主的骨幹企業。武冠集團還投資近1.5億元建立了集酒店、餐飲、休閑、演藝、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花園酒店-藍波灣花園酒店,接待了大小數百次國家、省市會議。目前,酒店已經通過四星級評定,填補了萍鄉高星級酒店的空白,為武冠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容。

4.3 提升理念經營興

曾幾何時,工商銀行新餘市支行在新餘市金融業是響當當的龍頭老大,無論是市場份額、經營能力,還是資金實力、人才設備,都領先於其他金融機構。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國有商業銀行體製僵化的弊病開始顯現,曆史包袱重、服務滯後、貸款手續煩瑣、產品單一等等,一些優質客戶紛紛棄工商銀行而去。工商銀行新餘市分行麵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重,2003年末,工商銀行新餘市分行人民幣貸款餘額197252萬元,其中不良貸款就達71545萬元,占當時全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的31.2%。如何在新的曆史階段重新確立競爭優勢,成為擺在工行領導麵前的難題。經過深入調研,工商銀行新餘市分行決定把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作為自己信貸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持續加大業務創新力度,不放過一個與客戶合作的切合點和突破口,決心重塑輝煌。

1980年,竺學見在浙江省嵊州市創建浙江嵊州飛宇電聲有限公司時,初期隻是一個基礎薄弱的小型工廠,經過近1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喇叭生產企業,被列為浙江嵊州市的重點企業。後來竺學見先後在江西新幹縣、廣東深圳市、東莞市等地尋求發展,但由於受到資金等方麵因素的製約,企業一直難以實現產品轉型和技術革新。2003年底,竺學見先生獨具膽識,把工廠整體搬遷至新餘市經濟開發區,組建規模宏大的江西飛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一落戶新餘,就引起了工商銀行新餘市分行的極大關注,通過與企業進行麵對麵的接觸,了解到企業欲投資建設“新建音箱生產線項目”後,立即成立客戶經理組,指派專門的客戶經理對企業進行跟蹤,掌握企業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