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福義從三畝二分地上的700元貸款起家,發展到集園林景觀設計、施工、監理、苗木盆景開發與應用、園林技術谘詢與培訓於一體,且具備國家綠化施工二級資質的民營企業,公司先後被評為“江西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中國質量萬裏行誠信示範企業”、“萍鄉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蘆溪縣宣風鎮在園林綠化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被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肖福義深有感觸地說:“是蘆溪信用聯社架起了農民致富的金橋。”
1.2 跨越“天塹”的橋梁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天塹”又正是中小企業自身的困難和障礙,其中融資不暢是原因之一。如何破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通過培植中小企業,積極在弱小的企業群體中尋找潛在的優質客戶,為中小企業跨越自身困難和障礙的“天塹”架起了橋梁,走出了一條銀、企“雙贏”之路。
(1)架橋先須橋墩好
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培植中小企業,幫助弱小企業跨越自身困難和障礙的“天塹”原則是“架橋須要選好墩”,意思是說,不怕企業弱與小,就怕企業“橋墩”基礎不夠好。因為在弱小的企業群體中尋找潛在優質客戶,本身就要有一個較高的理念和敏銳的目光,江西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就是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從一隻“醜小鴨”培育起來的“白雪公主”。
江西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安遠縣稀土廠,創立1988年,2000年被安遠縣欣山冶煉廠兼並,2001年成功收購板石木材廠後,更名為江西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這家公司規模小,缺少專業人才,技術設備落後,隻能進行一些簡單的稀土分離;這家公司弱,產品單一,質量不高,企業長期虧損。但是,這家公司的管理層有經營理念,善於在市場的困境中求生存,能夠在低端產品中引進高科技含量。2003年8月,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主動與科技含量高、資產實力強的虔東實業集團公司進行資源整合,由虔東實業集團公司對其投資並控股59%,這是一般的小企業所難以做到的。而後,又與南昌大學合作,對傳統生產工藝進行技術改造,由原來的單一產品發展為20餘種稀有金屬產品,為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切都表示,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還是有過人的優良之處。
(2)橋好關鍵在橋梁
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看準了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但要越過曆史的“恩恩怨怨”也確實不容易。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幾經變故,對債權銀行有較大的傷害,盡管他現在“表現”好了,但畢竟尚未強大,要債權銀行拋棄前嫌,將其列入潛在的優質客戶行列,的確要有很大的勇氣和信心。
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做到了這一點。在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蘆溪看來,現代經濟運行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直接影響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直接影響生產力格局的調整和發展,而所有這些,都是要靠實業經濟來完成。中小企業是國家實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資產有機構成的提高、產品的更新換代、高科技的開發與應用,都迫切需要大量投入資金,銀行選擇的條件關鍵是優,是現在而不是過去,更何況現在的優勢發展好了,同樣可以將過去的損失彌補回來。正是在這一思路下,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把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列入潛在的優質客戶行列進行支持,關注企業的點滴進步和成長,提供優良的金融服務。在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的順利改製、完善內控、規範製度、生產經營等方麵,都離不開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的參與和支持。特別是在產品的市場分析方麵,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多次派出考察組,對稀土及其附加產品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查和可行性論證,充分肯定了稀土這一不可再生資源的重要性,在國防、工業、IT行業等領域的不可替代作用和極大的市場前景。為此,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開始對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進行信貸支持,2004年,向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發放了第一筆技改貸款320萬元;2005年,對其進行信貸授信1000萬元,實際發放貸款1000萬元;2006年上半年;對其進行信用等級評定,評為AAA級信用企業,貸款金額達到2500萬元。
(3)飛躍天塹變通途
2004年,農業銀行安遠縣支行正式對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進行信貸支持,當年,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就一舉扭轉虧損局麵,實現銷售收入4558萬元,利稅總額65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75.72%和750%,公司生產規模發生了質的飛躍,公司資產急劇擴張到近億元。
麵對企業的超速發展,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再次進行創新,決定采用“北大”先進技術,對企業進行第二次技改,以進一步提升產品檔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在加強內部管理的同時,毅然將原產品的再分離能力和生產技術全麵升級,產品附加值比原來增加了近一倍,同時在企業管理方麵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第三方資格認證。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6339萬元,利稅總額達到1100萬元。同時,解決安遠縣剩餘勞動力3000餘人,成為贛州市乃至江西省最大的稀土深加工企業。
1.3 璞玉之琢
走進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撲入視線的是錯落有致的廠房,蒼翠欲滴的鬆柏,窗明幾淨的食堂;走進生產車間,身著工作服的員工在流水線上繁忙地操作,顯現出企業的生機和活力;來到銷售地點,隻見購貨者排著“長龍”,在焦急地等待著貨物的發運。這些場景都在向人們詮釋著企業的興旺……
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創建於1999年,從2000年到2005年,公司生產規模從10萬噸擴大到150萬噸,資產規模由3000萬元擴張到36544萬元(其中固定資產達27445萬元,資產負債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下),企業的銷售收入、利潤及上交稅收由1700萬元、380萬元、196萬元上升到11402萬元、2223萬元、1317萬元,已成為景德鎮市規模最大和創利稅最多的民營中小企業之一。是什麼原因使得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產生這麼大的經濟效益?一句話,是“互贏”的銀企關係托起了企業的發展。
(1)發掘璞玉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因規模小、信譽差、抗風險能力弱、財務製度不夠健全等原因受到商業銀行的冷落。農業銀行景德鎮市分行在國有商業銀行中率先打破貸款“唯成份論”的傳統束縛,把中小企業作為信貸扶持的“重中之重”,以獨到的眼光發掘有市場、有效益、講信用的中小企業,並大膽地給予扶持,實現了金融資本與民營資本的成功對接,實現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與農行商業化經營的良性互動。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就是被農業銀行景德鎮市分行挖掘出的一塊璞玉。農業銀行景德鎮市分行認為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資源有優勢,景德鎮市的樂平湧山鎮地質構造獨特,屬石灰岩地貌,境內石灰石星羅棋布,儲量十分豐富,具有生產水泥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市場有優勢,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房地產市場升溫,水泥行業的發展空間將會愈來愈大,特別是景德鎮市政建設框架建立,環城高速公路、景婺黃高速公路、景鷹高速公路及周邊縣市區之間路網建設與水利建設啟動,景德鎮地區未來3-5年水泥需求量將大幅度增長;技術有優勢。錦溪水泥有限公司從浙江高薪聘請了從事水泥生產多年的高級工程師擔任技術顧問,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其生產的“青溪峰”牌水泥獲江西省名牌產品,屬免檢產品;管理較先進,錦溪水泥有限公司是靠民間資本集聚起來的中小企業,產權明晰、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管理規範,因此,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規模,企業實收資本2000萬元,其中用於固定資產達1800萬元,沒有負債,並具備了10萬噸機立窯(3×8m)水泥生產規模。基於以上優勢,農業銀行景德鎮市分行決定把江西錦溪水泥有限公司作為重點幫扶對象,擬通過信貸扶持,將其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