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現象”說明,改革就是贏得發展的機遇,創新就是贏得發展的動力。其創新行為概括起來就是念好四字訣。
一是“穩”字訣,即基層社和縣聯社實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又分離為“雙線”調查。“一線”是基層信用社根據當地特點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認真細致調查的基礎上,精心篩選出符合優化產業結構條件的農戶名單和農民企業名單,把情況反饋給縣信用聯社。“另一線”是縣聯社派專人實地調查,再按貸款“三性”原則決策,形成資金投放“雙保險”。2004年-2005年,星子縣農村信用聯社貸款收回率分別達98%、99%。
二是“活”字訣,即靈活的扶持機製。選擇扶持對象時,在考慮各村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原則上根據扶持對象上一年經營情況一年一定,達到通過扶持模範的帶動作用,來轉變村民經營理念的目的。在項目支持上,農信社放棄了機械的固定模式,而是根據當地特點和農戶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如由於農村企業基本上沒有可作抵押的固定資產,土地又是租賃的沒有土地證,信用社結合實際,擴大了抵押物範圍,對企業的機器、廠房等由中介機構進行評估,按50%作為抵押物,“聯保聯貸”、“行業擔保”等新貸款業務,為企業獲得信貸支持拓寬了渠道。
三是“續”字訣,著眼長足發展,保持政策引導的延續性。2004年,星子縣農村信用聯社累計發放農業貸款12000多萬元,2005年累計發放15000多萬元。2006年上半年已累計發放農戶貸款8000餘萬元。按信用社的設想,通過5年或更長一段時間,基本形成具有本地特色、貼近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構雛形。
四是“補”字訣,在以農村企業貸款加強對致富帶頭人金融支持,大力發展推廣“大額農業貸款”業務的同時,繼續對貧困戶發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實行兩種信貸模式的優勢互補和有機結合。
現如今,星子縣60%的中小企業獲得過農村信用社的支持,“銀翔服飾”的發展是其支持中小企業的縮影。星子農信人自信改革道路越走越寬,星子的農民企業趕上了好時光,走上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金光大道。
3.2 草雞變成金鳳凰
樂安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工業基礎曆來十分薄弱,2005年,僅有兩家企業的納稅超過了100萬元,其中一家就是江西(樂安)山高製藥有限公司。納稅100萬,這對於發達地區的人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但對於樂安人來講,卻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而江西(樂安)山高製藥有限公司能有今天這樣的局麵,與農業銀行樂安縣支行的鼎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1)體製改革獲新生
江西(樂安)山高製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西贛東製藥廠。隨著時光的流逝,負債累累的贛東製藥廠猶如一頭羸弱的老牛,最終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原先100多號職工成了“社會人”。
2002年11月通過招標,廣東履安實業有限公司出資整體收購了贛東製藥廠,並重新組建了集科研、生產、營銷於一體的江西(樂安)山高製藥有限公司。該企業是一家以中成藥為主、西藥為輔;處方藥為主、OTC為輔的高起點、高標準現代化製藥企業。它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現代化的管理模式,靈活的營銷手段,有力的市場保障措施,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不斷地拓展市場,公司麵貌煥然一新,經濟效益日益顯著。公司主要負責人及董事會成員均有豐富的醫藥行業工作經驗,全部經過高層次的EMBA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占管理層的50%。生產車間布局及生產工藝流程嚴格按照GMP標準設計及管理,並有嚴格的質量保證體係。
2003年5月始,公司先後投資1500多萬元對其進行GMP改造,並投資550萬元對現有廠房進行改造,並新建了固體製劑車間。2004年6月,順利通過了GMP認證。年生產能力迅速提高,年生產總值達2500萬元。
(2)銀行給了金翅膀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山高人辛勤的勞動終於換來了豐厚的回報,大批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公司生產經營蒸蒸日上,效益一天一個台階。可是到了2004年底,企業的發展出現了困難,資金缺口達500萬元。資金的嚴重不足使得原材料供應跟不上了,投資進行“多潘立酮片”、“金膽膠囊”兩個品種的開發研製計劃也擱淺了。幾個股東經過自籌再加上公司銷售利潤,也隻能湊足200萬元,短缺資金還有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