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適時地表現出你與對方的上司及領導(如總經理等)等關鍵人物的“鐵關係”。不過,前提是你真的和他的上司或領導有著非同一般的“鐵關係”;再者,表現這種“鐵關係”也要有度,不要給對方“拿領導來壓人”的感覺,否則會適得其反。
(3)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新上任的業務員小李去拜訪某廠采購部的王部長,對方不耐煩、不熱情地說:“我現在沒空,正忙著呢!你下次再來吧。”小李覺得對方肯定是在敷衍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懇求對方給自己一點時間,最後把對方給惹火了,拜訪就這樣不歡而散。
我們在作客戶拜訪時,是不是經常會遇到“客戶說沒空”這種情況呢?客戶在說“我現在沒空”時,一般有幾種情形:一是他確實正在忙或接待其他顧客,他們談判的內容、返利的點數、出售的價格不便讓你知曉;二是他正在與其他的同事或客戶開展娛樂活動,如打撲克、聊天等;三是他當時什麼事也沒有,隻是心情不好而已。
遇到第一種情形,我們必須耐心等待,主動避開,或找準時機幫對方做點什麼;在第二種情形下,我們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以獨到的見解引發對方討論以免遭受冷遇;倘若是第三種情況,那就隻好改日再去拜訪了,不要自找沒趣。
(4)明辨身份,找準對象業務員王偉達因為一個大的廣告單子去拜訪一家大商場,去了好幾次,對方的企劃部劉經理都不在。企劃部的一個女同誌很熱情,說自己是企劃部的主管,可以幫忙轉達,王偉達很熱情地和對方談了起來。每次走的時候,那位女同誌都告訴他自己會努力向上傳達,但王偉達這邊卻得不到任何回音。
如果我們多次拜訪了同一家客戶,卻收效甚微:價格敲不定,協議談不妥,促銷不到位,銷量不增長,等等。這時,我們就要反思:是否找對人了,即是否找到了對我們拜訪目的實現有幫助的關鍵人物。
我們在拜訪時必須處理好“握手”與“擁抱”的關係:與一般人員“握握手”就行了;與關鍵、核心人物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建立起親密關係。
對方的真實“身份”,我們一定要搞清,他到底是采購經理、銷售經理、財務主管,還是一般的采購員、銷售員。在不同的拜訪目的下,去拜訪不同職位(職務)的人。比如,要客戶購進新品種,必須拜訪采購人員;要客戶支付貨款,必須對采購和財務人員一起找;而要加大產品的推介力度,最好是找一線的銷售和營業人員。
(5)宣傳優勢,誘之以利商人重利。這個“利”字,包括兩層含義:“公益”和“私利”(也就是我們前麵所講的“買點”和“賣點”)。我們也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好處”,隻要能給客戶帶來某一種好處,我們一定能被客戶所接受。
首先,明確“公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較強的介紹技巧,能將公司品種齊全、價格適中、服務周到、質量可靠等優勢如數家珍;讓他及他所在的公司感覺到與我們做生意,既放心又舒心,還有錢賺。
“公益”要盡可能地讓對方更多的人知曉;知曉的人越多,我們日後的拜訪工作就越順利,因為沒有誰願意怠慢給他們公司帶來利潤和商機的人。
其次,暗示“私利”。如今各行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很多廠商針對購進、銷售開票、終端促銷等關鍵環節都配有形式多樣的獎勵或刺激,各級購銷人員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哪一家給他的“獎勵”多,他自然就對哪一家前來拜訪的人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