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中層領導如何成功晉升(2)(2 / 3)

李偉則特別強調要不斷吸取知識使自己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即有專長又有綜合的素質,因為中層管理者在管理時必須對各方麵都有一定的了解。陳天祥教授則表示,放手讓自己的下屬去幹,在把自己解放出來的過程中,下屬能力得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發揮。

(四)讓自己“透明化”

陳天祥認為:中層經理人必須善於溝通,而且是360度的溝通。對下屬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同事要分工協作,還要和老板建立起健康開放的關係。

大家一致認為製約中層管理者晉升的一個瓶頸,就是很多中層經理人不知如何與老板相處。李朝江與許鋒均認為,要突破這個瓶頸就要與老板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關係。而取得相互的信任首先是要把自己透明化,讓老板了解你的長處、短處。這樣,當你犯錯誤時他會原諒你;當你取得成績時他會看到你的優點。李偉還提到與老板相處的另一個殺手鐧就是把你的老板當孩子一樣,而你是一個幼兒園的阿姨,去嗬護他、照顧他,幫他樹立良好的形象。這樣你也為提升你們公司的品牌(老板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公司)做出自己的貢獻。當你的老板有榮譽感,那你也就有了成就感。自然,瓶頸就容易得到突破。

(五)專才與博學兼備

陳天祥也表示,有能力的中層管理者應該讓老板看到你的能力,獲取老板的信賴感是中層管理者晉升的很重要的一環。在經過四位嘉賓的探討後,他總結出中、高層管理者應具備“博專結合”的素質與能力。

專是專業技術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層領導都是某一領域的專家的一個原因。博,指的是要具備以下七個方麵的綜合能力。第一,善於領導團隊的能力。現代社會不再是單打獨鬥的社會,因此你要有領導團隊的能力,實現1+1>2。第二,管理團隊的能力。對各個業務流程進行規範化、具體化的管理。第三,進行項目管理的能力。善於管理一個項目,老板自然可以從成果中看到你的能力。第四,具有360度的溝通能力。即能溝通上、下級,可以說服他人。第五,前瞻判斷能力。看問題具有前瞻性,可以看遠一些。有判斷是非能力,最忌對上級唯唯諾諾,沒有威信。第六,解決問題的能力。即遇到問題有自己的點子、主見。有時候要替你的上司行使權利。第七,適應市場能力,對市場的嗅覺要具備。甚至要“惟利是估”,幫老板判斷!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具備了這些能力,那麼你離你所規劃的目標——晉升也就不遠了。

三、中層領導必須提升的八項能力

(一)正直的人格魅力

即中層領導的人格力量,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影響力,是靠其在企業內外的交往言行中表現出來的。它要求中層領導要有較高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水準,要有事事率先的表率能力,要有親和感召力。在中國目前的企業,中層領導的人格魅力仍然是影響班子好壞的重要因素,隻有中層領導這個頭帶好了,才會帶出一個好的管理隊伍。

(二)準確的判斷能力

具備高智商且思維敏捷,能夠站在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高度,對企業領導班子成員提出的眾多議題提出自己新穎的思想、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保持上下統一、總攬全局,做到超前認準方向、把握好方向、堅持方向,齊頭並進,協調健康發展。

(三)成熟、自信和溝通的公關能力

一位成熟、自信的中層領導應把集體取得的成績看得比個人的榮譽和地位更重要。身為高層的決策人員,對內要以團結為己任,樂於傾聽不同意見,重視情感溝通,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把“一班人”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對外要以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為己任,善於搞好“上掛、橫聯、下輻射”的公關網絡建設,協調溝通好社會各界關係,才能拓展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為“產品出得去”鋪平道路。

(四)善於處理危機或突發事件的能力

企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短期或長期的危機及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負麵效應,減少危機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的衝擊,帶領員工奮發圖強,走出危機籠罩的陰影,是優秀中層領導必備的素質之一。

(五)精通市場經濟知識和把握內在規律的運作能力

在市場經濟體製下,優勝劣汰機製的建立,使企業麵臨愈來愈激烈的競爭,隻有加強企業的自身建設,建立起與市場經濟和企業內在規律相適應的生產機製和管理機製及與生產經營相配套的高質量的員工隊伍、較高的現代化教育培訓技術手段和信息化水平,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這就為中層領導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必須精通市場經濟知識和具備把握內在規律的運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