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靈眼之地(2 / 2)

隨手撥去幾顆潭底碎石,徐平席地而坐,盤膝打坐,口鼻間溢出一線灰氣於己身盤繞不定,同時那血玉骷髏也無聲落於徐平左肩之上,僅是骷髏目中鬼火明滅,寂然無聲。

片刻後潭底聚起幾可用肉眼瞧見的千百道霧狀靈氣,靈氣越結越多,不過半日光景便已聚成一片雲團一般,而靈氣雲團中央便是似乎氣息全無的徐平。

此時徐平氣息全無,直如一具僵死屍身一般,不過徐平肩頭落定的血玉骷髏眼眶之中的青磷鬼火明滅依舊,盤繞其身的灰線也愈發龐大朦朧。

徐平眼下這幅情景正是其鬼道一脈入定假死的秘法,此法與正宗道門的胎息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異之處便在於道門胎息乃是求返璞歸真,如《抱樸子》所載:“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噓吸,如在胞胎之中。”正是欲求得先天之道,如胎兒一般,得閉息養神結氣之法。

而鬼道假死之法卻是反其道而行,求鬼道死途,有道是天與之,天複取之,失其氣,氣盡而死也。

道家煉氣便是盜天地之氣,鬼道雖為旁門亦不例外。

此法求鬼道死途,所求與胎息一般無二,便是不失其氣。

道門胎息返本歸元,卻老還嬰,而鬼道假死,卻是以死求生,得氣不失。

此時徐平入定假死,周身穴竅大開,自外納靈氣入丹田氣海之中。

入定假死神識內視,徐平隻見滾滾氣霧靈氣自百骸經絡而來,漸入丹田,納入自身靈海氣旋,化為自身法力鬼氣。

徐平收斂心神並不急切,隻是任其行之,放任自流,自身神識魂念沉入識海與睡去一般。

光陰易老,轉眼間便是半月時光。

此時那枚避水珠已然返還徐平掌心,潭底早已返還原本摸樣,水波蕩漾,時而有幾尾遊魚自徐平身邊掠過,甚至間或有幾隻螃蟹爬上其身,但徐平僵死依舊,仍舊如死屍一般。

便是那血玉骷髏眼眶之中的青磷鬼火幽光也漸漸熹微起來,那一線灰氣更是早已返還其身,而原本龐大朦朧的靈氣雲團也已消散殆盡。

這一日,徐平隻覺丹田已有滿溢之感,神魂漸漸醒覺。

內視之下,隻見丹田內靈海氣旋宛若星雲,一身法力已然化氣為霧,結連成了霧海。

徐平心下了然,神念微動,識海內浮現一篇玄奧法訣,正是徐平精修的《鬼道靈卷》根本功法妙諦。

徐平自身再三參詳體悟,依法訣而行,操縱自身法力往氣旋霧海之內聚攏壓縮而去。

“靈氣液化,聚成真元,這邊是第一步了。”

心下如此說道,徐平卻更在意自身識海變化,築基之事徐平已然經曆了一次,有了經驗,更有此番十餘年準備,自然心中不虛。

反倒是那至今不明的五色毫光讓徐平不得不加倍提防,一旦此時發難,徐平十有八九便要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不過那五色毫光隻是靜靜懸在識海之上,毫無動作。

便在此時丹田之中,氣旋靈海之內悄然凝成一點灰暗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