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是造成資金回收風險的重要方麵,有必要降低所帶來的成本。它的成本有:
(1)機會成本,常用同等金額有價證券利息收入表示。
(2)應收賬款管理成本。
(3)壞賬損失成本。應收賬款加速現金流出,它雖使企業產生利潤,然而並未使企業的現金增加,反而還會使企業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去墊付未實現的利稅開支,加速現金流出。因此,應該在以下幾方麵加以強化應收賬款管理:
(1)建立穩定的信用政策。
(2)確定客戶的資信等級,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
(3)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比例。
(4)建立銷售責任製。
收益分配是企業一次財務循環的最後一個環節。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兩方麵。留存收益是企業擴大規模和資金來源,分配股息是股東財產擴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聯係又相互矛盾。如果企業擴展速度快,銷售與生產規模高速發展,需要添置大量資產,稅後利潤就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潤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於相當水平,就可能影響企業股票價值,由此就形成了企業收益分配上的風險。
此外,當企業涉及國外投資時,還要考慮到彙率風險的影響。高額債務和政局動蕩會迫使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外國公司在利潤返回權利上希望采用硬通貨,但這種選擇在許多市場上不適用。為了規避利率、彙率波動的風險,財務管理上大多采用金融遠期、金融期貨與期權、貨幣互換與利率互換等金融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綜上所述,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指標體係,加強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風險管理,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善意提醒:做好防範工作,使企業進退有度。
漏洞9:濫用財務報告標準
財務管理的最後一個漏洞就是濫用財務報告標準。其實,人們很清楚這個漏洞的後果。然而,或者是出於僥幸心理,或者是為了鑽空子,濫用財務報告標準造假的案例屢見不鮮,世界通信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例。
2002年6月25日晚,美國第二大長話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宣布:通過內部審查,發現在過去5個季度公司的現金流量被誇大,其數額超過38億美元,從而使公司在這一期間的經營業績從巨額虧損變成贏利15億美元。消息一傳出立即驚動了美國新聞界,當晚即成為各家電視台、電台、網絡媒體的重要新聞。這是繼安然事件以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假賬醜聞。世界通信公司由此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辛西姬·庫珀是世界通信公司的一名內部審計員,她的職責就是對資本支出記錄進行抽查。2002年5月初,新任首席執行官西奇摩爾要求公司進行一次財務檢查,這本來沒有什麼奇怪的,可不久以後,庫珀發現問題嚴重了。
在此次財務檢查中,她發現公司的首席財務官斯科特·沙利文(Scott Sullivan)從2001年起每個季度都用一種非慣例的手法來做賬。沙利文把這家長途電話公司最大的一筆費用——向地方電話網絡支付的呼叫費用中的很大一部分列入了資本支出科目,而沒有把這筆費用記為營業費用。每個季度沙利文列入資本科目的費用金額從5.4億美元至7.97億美元不等,到最後總共有38億多美元的“線路成本”費用被轉移到了資本賬目名下。這一做法使得世界通訊公司的利潤增加了數億美元,結果令該公司在2001年全年及2002年第一季度由虧損變成了贏利。世界通訊公司公布的2001年利潤為14億美元,2002年第一季度的利潤為1.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