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兒童為中心的學前美術素質教育研究(1 / 2)

基於兒童為中心的學前美術素質教育研究

教育論叢

作者:宋愛慧

本文為院級青年項目《基於兒童為中心的學前美術素質教育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11KJ068

摘 要:當前教育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社會與家庭越來越重視兒童素質教育研究,也越來越重視兒童在美術素質方麵的培養。兒童時期是人一生當中比較重要又相對獨立的一個階段,又是孩子創造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兒童時期對孩子進行美術素質教育,將對兒童的審美、個性等各方麵發展具有深刻、重要意義。兒童美術素質教育不僅是一種美術創造活動,同時也是使兒童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是提高兒童審美觀、培養其個性、發揮其潛能,並有利於兒童一生的發展,素質教育研究是奠定兒童良好的素質基礎為落腳點。已引起教育界的極大關注的素質教育的研究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其任務是從人的整體發展出發,從素質教育入手,使人的整體人格與自然、社會協調一致,與當代物質文明相對應,同步發展,通過美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兒童感受、理解、表現、欣賞、創造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兒的情操,發展兒童的智力,其自身各種因素的協調發展,從而提高幼兒素質實現個性全麵和諧的發展。

關鍵詞:兒童;學前美術;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01

了解當代教育改革趨勢,通過美術教育對兒童素質的培養,以兒童為中心的學前美術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在兒童時期通過對其美術知識的培養,社會和家長越來越認識到作為素質教育之一的美術教育中,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於兒童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故此在兒童時期,教師應該重視美術素質教學中對於兒童創造性思維的開發以及強化其認知能力,發展其創造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一、重視兒童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開發創造性思維。

藝術源自生活。在兒童時期的美術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兒童的作品不能稱之為藝術品,但孩子的作品充分表達了其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想,通過對生活中的認識和理解,兒童用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表達進行創作,在作品中充分體現了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知能力、理解和想法,故此,在以兒童為中心的美術教學中,重視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創作。

首先,在減輕學習負擔的口號下,避免分數第一、成績說明一切。要重視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要為其提供寬鬆空餘時間的條件,才有可能任意想象,使稚嫩的思想展翅飛翔。

其次,豐富兒童藝術類功課的設置,數學語文固然重要,但美術教育是培養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眾所周知,著名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在繪畫藝術上的巨大成就,其實他同時也是一位發明家。達芬廳在1945年設計了一幅降落傘的草圖,許多年後,法國科學家根據這幅草圖,使達芬奇的幻想變成了現實。由此可見,藝術和想象力與創造發明有密切的聯係,沒有想象的藝術家是無法進行創作的。依此推理,以兒童為中心,通過美術教育的方式,在紙上自由塗抹心中的想象世界,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素質教育大有益處。

二、家庭教育要重視兒童自主活動,拓展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家庭教育是兒童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日常行為對兒童的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目前,大多數家長隻是在思想上很重視兒童美術教育,認為畫畫就是兒童美術素質教育,畫幾樣東西就能提高素質,以此來衡量孩子的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過多的嚴格要求孩子,但在對兒童美術素質教育的實質方麵,其實在兒童美術教育中並不能以孩子畫的東西“像”與“不像”來判定他的優略,這與家長的美術素質有關,兒童美術素質教育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要經曆一個長期的過程,環境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創造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隻有讓孩子自主地進行美術活動,還孩子以繪畫的自由,不要輕易指責,充分營造一個自由、輕鬆和愉快的家庭氛圍,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這樣才能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