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動漫世界裏的“存在”與“信仰”意識(1 / 3)

論動漫世界裏的“存在”與“信仰”意識

青年文學家

作者:程國棟

本文屬池州學院引進研究生科研啟動項目中期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RC044。

摘 要:存在與信仰之於動漫,廣義上是指不同的動漫作品內容中整體所敞露出的獨特的世界觀、存在觀與價值觀。狹義上則是指情節類動漫作品中核心角色或團體的自我定位和價值訴求。存在和信仰可以說是一部動漫作品的創作依據,是動漫文本的精神骨架,是動漫藝術家思想精華的凝結。

關鍵詞:動漫;存在;信仰

作者簡介:程國棟(1983-),男,安徽懷寧,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美術理論。

[中圖分類號]:J20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2

存在,是為定狀,在此意指個人的現狀、自覺的生命意識、給自己在所處物質世界中的價值定位,具有相對的靜止性。一言以蔽之,“明”者是也;信仰,是個體為對某種生命價值的追求而表現出的一種大體穩定的存在傾向。信仰在心,需要恒久的安寧,故屬動中之靜;在身,則需要與外界矛盾進行無休止的抗爭,以充實並捍衛內心的完整,成就以動守靜。一言以概之,“誠”者是也。存在與信仰互為依托,如同車的左右輪,共同支撐著人的生命律動,共同追求終極的生命意義。當存在肯定自我時,信仰必將恪守;反之,當存在迷失,信仰也必將動搖;信仰一旦坍塌,存在必然陷於自我否定;而新的信仰確立之日,存在勢必又將重建。

存在與信仰之於動漫,廣義上是指不同的動漫作品內容中整體所敞露出的獨特的世界觀、存在觀與價值觀。狹義上則是指情節類動漫作品中核心角色或團體的自我定位和價值訴求。無論是從前者的角度總覽全局,還是從後者出發作個體的觀照,我們都將會認識到存在和信仰可以說是一部動漫作品的創作依據,是動漫文本的精神骨架,是動漫藝術家思想精華的凝結。在此且將二者視作一體,它與故事內容互為表裏,故事劇情的發展受其主導,而它的具體展現也須借助故事的肌體。既貫穿於創作過程和通篇作品中,它又必然是三位一體的,即:動漫藝術中的存在與信仰,動漫故事情節中主人公的存在與信仰,以及創作者的存在與信仰。故事裏,虛構的或具有虛構性的主人公自由穿梭在動漫虛擬世界中,這和其他門類藝術家在屬於各自的領域裏,在主觀的情感想象世界中縱情馳騁極為相似,隻是在這裏,動漫藝術將其能集合文字與畫麵、聲音與鏡頭、定格與連續、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等長處於一體的優勢表現得一覽無餘,從而使得我們能以最全麵的方式讀出漫之字畫、動之音畫背後的各種觀念。成功的動漫作品絕不是徒有光鮮的外表,相反,華麗的外衣下有著深刻的內涵,其核心便是存在與信仰。

1.“存在”與“信仰”的開始

當一個動畫或是漫畫的故事藍圖在藝術家的頭腦中初具輪廓時,藝術家本人的存在與信仰便已悄然滲入了這個混沌的軀殼。而當故事腳本跟隨動漫藝術創作的根基——畫麵形象化地展開後,存在和信仰就逐漸從朦朧走向清晰。

1.1 存在與信仰的獨創性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之根本,一部作品如無獨創意識,便沒有存在的理由的,動漫作品尤其如此,研究每一部成功的動漫作品的開場模式,無不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作為藝術生命的火種,創意的點燃需要靈感,而靈感需要既廣博又專深的知識基礎和自由無窮的想象力,前者是靈感的寶庫,知識蘊藏愈豐富,靈感來源也就愈多,專業知識的鑽研愈是深入,靈感的腳步隨之愈能邁遠;後者則是靈感的點火器和助推器,靈感籍著想象的發揮,就可以由點擴散為麵,由麵構造成空間,繼而無限擴張,成為完整的、龐大的、擁有無限可能性的精神世界。每一部好的動漫作品,都必然先通過選擇新鮮的題材以展現自己在存在與信仰方麵的獨創意識,假如題材是舊有的,那也必定有其獨到之處,或獨特的視角,或顛覆性的演繹。基於這個不一樣的開始,動漫作者致力於創造一個獨立而自成體係的世界,這個世界包括裏麵的萬物可以為我們所熟悉,也可以是完全陌生的,也可以似曾相識,總之,它必定能夠喚起我們的窺探欲。如《蝙蝠俠》裏麵的哥譚市和裏麵形形色色的罪惡化身,《忍者神龜》裏的下水道世界,宮崎駿動畫裏一個個清新空靈的幻想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