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形勢下關於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策略研究(1 / 2)

新形勢下關於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策略研究

德育研究

作者:李加美

摘 要: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實踐”與知識經濟時代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對素質教育影響重大。本文根據實際,對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全麵分析探討,並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實踐;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李加美(1984-),男,漢族,江蘇淮安人,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係輔導員,助教,文學學士,主要研究方向:學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近年來,各大高校不斷創新形式,把社會實踐活動當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大學生社會實踐在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中的作用。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社會實踐更關乎著大學生未來就業競爭的培養,有利於解決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等問題。因此,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不斷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體係,是當前必須關注和解決的重要現實問題。

一、轉變思想觀念

在校大學生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如何用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體係來充實他們的頭腦,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是擺在廣大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麵前的新課題。解決好這個問題不僅需要教育者通過正麵的理論教育方式來實現,同時要讓大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生活,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了解社會。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麵和政治理論的書麵教育與實踐教育的融入結合。就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看,它所希望的是每一位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大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都受到良好教育,都得到很大提高。社會實踐實現了這個目的,它便於高校組織以擴大受益麵。社會實踐解決了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難題:效果比較好的一些教育活動,學生也願意加,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製,往往參加的學生比較少,導致大部分的同學滯留在活動圈子外麵。這個問題的解決,讓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高校學生的受益麵大大擴大,與此同時,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高校學生深入基層、深入農村、了解國情、了解社會的現實、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促進了高職院校“兩課”的教學質量,較大地提高了“兩課”的實際教學效果,解決了“兩課”教學中存在的書麵理論不能很好聯係實際、解決實際問題,使大學生從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上學好理論,提高了高校學生對我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時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實際的認識,從而有助於當代大學生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理想。

二、變被動為主動,全力出擊

競爭時刻充斥在社會的每一個環節中,在麵對競爭時,有的人束手無策,有的人能急中生智。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大學生利用暑假和寒假,團隊組織搞起了一些短期店經營,這使他們享受到了付出勞動得到了報酬,也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得到了更好的鍛煉。在麵對社會實踐機會方麵的競爭,膽小退讓不能滿足如今社會的發展需要,大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中可以定向的自我組織,靈活地將社會實踐與創業等結合,打響“創業準備戰”,同時為未來的創業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