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播音員主持人的氣場訓練(1 / 2)

播音員主持人的氣場訓練

文化論壇

作者:劉博微

摘 要:氣場是最近幾年開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流行的詞彙 ,是一個人自身散發的能量波形成的能量圈,是影響力、親和力、壓迫力、氣質的綜合體現。播音員、主持人在現代傳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他們節目的傳播效果和對受眾影響力離不開播音員主持人的氣場,人們在某些時候將收看獨特魅力的主持人形象放置於收看節目內容之上。那麼如何讓播音員主持人的形成良好的氣場,也就尤為重要,本文將對此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氣場;個性魅力;駕馭能力

[中圖分類號]:J61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6--01

一、關於氣場

提到“氣場”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玄而又玄的感覺,因為它摸不到,看不見,甚至有一種形而上學的潛意識。但是,我們再仔細觀看一下國家首腦的會談、成功人士的演講、足球世界杯競技、明星演唱會、節目主持、電影和電視劇的演繹,以及人和人的相處,會驚訝的發現,其中都包含有一個共同的成分,那就是氣質、學識、修養、品位的一個綜合魅力指數,而這個指數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氣場。

由此可以看出,氣場不僅不玄,而且可以從科學的角度加以理解,心理學家會告訴你,氣場就是感覺;交際學家會告訴你,氣場就是影響力。這兩句話都對,但分開來說卻不完整。古人把“氣”看作是萬物協調運轉的基礎,五髒之氣合為一,曰為“聲”,所以也有“五音”之說,我們對於聲音練習,當然氣也是很重要的,聲音從蓄積、沉澱到湧動的過程,賦予外在表現,加之語言,表情和動作的融合,就形成了我們比較通俗的氣場的含義。

對於播音員主持人來說,良好的形象是氣場形成的一個方麵,但氣質,內涵和聲音卻是氣場形成所不可獲取的重要條件,有聲語言的訓練,節目現場的駕馭,調動現場觀眾,照顧電視機前的觀眾,把節目承上啟下串聯好,都需要主持人們具有強大的氣場。

二、播音員、主持人和氣場

就要演員上台要壓得住台一樣,播音員、主持人在舞台上或節目中也一樣要壓得住陣,或者說是能駕馭住全場或者節目,這裏說得“壓台”、“駕馭”其實也就是一種氣場效應。

觀眾對於有些播音員或主持人特定的印象其實也是一種氣場效應。像白岩鬆以客觀公正的形象深得人心,這種客觀公正的形象就是他獨特的氣場。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的綠領巾事件,曾一度引發人們的熱烈討論,白岩鬆在《新聞1+1》中對這個事件評論時也佩戴了一條綠領巾,並且還對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的學生說了這樣兩句話:“白叔叔和你們一樣都戴過綠色的領巾,但是不意味著咱不好,咱們相當棒,而且非常好,跟戴紅領巾的孩子一樣棒,當然了你們比白叔叔還棒。”然後由點及麵層層剖析新聞事件,給人以深刻印象,並且加大了他對於新聞事件客觀公正報道的力度。

河南電視台民生頻道有檔節目,觀眾口碑反應很好,叫做《小莉幫忙》,主要是幫助有困難的老百姓,有一期的節目是幫助一名女士解決保險費的問題,在節目采訪時,保險公司的人一直處於回避狀態並且說:“現在是周末時間,不是正常上班時間,你們周一再來吧。”主持人在節目串聯時,針對這段話說道,“我們向你們說個抱歉,我們周末不休息,忘記了你們周末要休息。”短短兩句,就將兩者的對比和氣度躍然紙上。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突然表現,必定是在長期的節目中積累到的機敏。這種氣質,也是氣場表現的一個重要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