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零三題(1 / 1)

在電車站上

4月1日上午,我在北大街3路電車站等車。大家都按先來後到排成隊,過去那種亂插隊、“一窩蜂”的現象不見了。我正暗暗高興:“文明禮貌月還真頂事哩!”不料,站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人,隨著煙頭的落地,一口濃痰像箭似的射在平整幹淨的地麵上。周圍的人都向他投去憤怒的目光,我實在忍不住了,盡量控製著自己的語調,說:“同誌,你不知道現在是文明禮貌月嗎?”誰知他輕蔑地一笑,昂著頭,用重重的鼻音回答道:“同誌,你知道嗎?3月份過去了,現在是4月1日!”我的心劇烈震動了一下,還想和他講講道理,這時電車到了,也隻好上車了。但我的心還久久沒有平靜下來:“難道文明禮貌月是一陣風嗎?難道我們中華民族講衛生、講道德的美德,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嗎……”

買褲記

最近,我在南大街某服裝商店買了一條褲子,拿回家一試穿,褲襠太小,提不起來,哭笑不得。我便急匆匆趕到商店,向剛才那位售貨員說明了褲子的情況,滿懷希望能夠另換一條合適的。不料,售貨員的臉色立即由“晴”轉“陰”,一句話也沒有說,轉身從抽屜裏取出錢狠狠地給我摔了過來。我強控製著自己的情緒,還想再懇求一下,但這位售貨員已“王顧左右而言他”了。這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奈何,奈何!

飯莊偶遇

我很少到街上吃飯,特別是什麼“飯莊”、“餐廳”、“酒樓”之類的去處,更少“問津”。常聽人稱讚“西安飯莊”的鍋貼,味美可口,譽滿全市。一天,心血來潮,興之所至,便去了“西安飯莊”,買了四兩鍋貼。正在款款品嚐之際,來了一對青年男女,衣著時髦,風度翩翩,坐在我對麵的餐桌上,一口氣就要了一隻葫蘆雞、一盤鍋貼、一盤千層餅、兩個砂鍋豆腐、兩瓶漢斯啤酒、兩桶高級飲料,真夠排場呀!相形之下,自慚形穢。他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喝著,一邊談笑風生。當他們飯飽酒足之後,回頭看也不看,便摩肩揚長而去。我一看餐桌上的飯菜竟然剩了一大半,這使我吃驚不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種任意浪費糧食的劣行,和農民吃飯要舔碗的自奉儉約的傳統美德相比,相差何其遠也。但願這種不珍惜糧食的現象,有“獨”無“偶”,則幸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