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昔日秦穆公有個*,出生的時候,恰巧有人送了一塊璞,精雕之後,果然是碧色美玉。*專愛玩弄美玉,因此起名弄玉。弄玉稍長,姿容絕世,而且聰明無比,又喜愛吹笙,無師自通。穆公使人叫來能工巧匠,把美玉製成笙,弄玉吹起來,聲如鳳鳴,分外好聽,穆公鍾愛弄玉,便修建了一座重樓,名叫鳳樓,讓女兒居住。樓前有個高台,又叫鳳台。弄玉長到15歲,穆公想為女兒求婚。弄玉發誓說:“必須得到能懂笙、和我唱和的人,才配做我的丈夫!”穆公隻好依從,使人到處訪問,想找到女兒心愛的人。
一天,弄玉在樓上卷簾閑望,見天淨雲空,月明如鏡,叫侍女焚香一炷,取來碧玉笙,臨窗吹起來。笙聲清越,響徹天際,微風徐拂,忽然聽得好像有人在和她的笙韻,若遠若近。弄玉覺得很驚異,便放下笙靜聽,雖然和聲停止了,但餘音仍不斷。弄玉臨風惘然,如有所察,到了月亮偏西,香消煙散,才勉強回房睡下。一合眼,夢見西南方,天門洞開,五色霞光,照耀如晝。一個美麗少年羽冠鶴氅,駕著彩鳳自天而降,立在鳳台上,對弄玉說:“我是太華山的主人,上帝命我與你結為婚姻。當以中秋日相見,那時你就會知道了。”於是,少年從腰間解下赤玉簫,倚著欄杆吹起來。這時彩鳳也展翅鳴舞,鳳聲與簫聲,一唱一和,“宮商協調”,極為悅耳,弄玉神思俱迷,不禁問道:“這是什麼曲子?”少年說;“這是《華山吟》的第一章。”弄玉又問:“這曲能不能學?”少年答道:“你我既訂終身,有什麼能不相授的?”說畢,直拉弄玉的手,弄玉猛然驚醒,剛才夢中的事,好像還在眼前。天亮了,弄玉說給了父親。穆公命大臣孟明按照夢中的形象,去到太華山尋訪。行至途中,有一農夫告訴孟明說:“山上明星岩,有一個陌生人,從七月十五日到現在,獨個兒住在一間草房,每天上山喝酒。晚上,必吹簫一曲,簫聲悠揚,聽的人都忘了睡,不知是什麼地方人。”孟明急忙登上明星岩,果然看見一個人羽冠鶴氅,玉容丹唇,飄飄然有超塵脫俗之姿,孟明上前作了一揖,問其姓名。那人答道:“姓蕭名史。你是什麼人,來到這裏有什麼事?”孟明說:“我是本國的右庶長,君主為愛女擇婿,女善吹笙,一定要配個知音的人。聽說您精於音樂,君主想見一見你,特命我來迎接。”蕭史說:“我粗解宮商,別無他長,不敢辱命。”孟明說:“我們同見了君主,自然就明白了。”於是,兩人坐車回到雍城。
孟明先見穆公,說明情況,然後引蕭史晉見。穆公坐在鳳台上,蕭史拜見說:“我是山野匹夫,請寬恕。”穆公見蕭史一表人才,心中十分歡喜,忙賜座,問道:“聽說你善吹簫,還能不能吹笙?”蕭史說:“我隻能吹簫,不會吹笙。”穆公:“本想找一個會吹笙的人做我女兒的伴侶,簫與笙不同器,你不能配我女兒。”孟明把蕭史引了下去。弄玉忙命侍女去給父親說:“簫與笙是同類,客人既善簫,何不一試其長,為什麼叫他懷技而去呢?”穆公即命蕭史試奏一曲,蕭史取出赤玉簫一支,玉色溫潤,奇光耀眼,真是稀世的珍物。奏一曲,清風習習而來;奏二曲,彩雲四合;奏到三曲,見白鶴成對,翔舞空中,孔雀數雙,棲於林間,百鳥和鳴,過了好長時間,才各飛去。穆公大奇。這時,弄玉從簾內看見,高興地說:“這才真是我的夫君!”穆公接著問簫如何製作,音律如何講究。蕭史一一對答如流,聲音洪亮。穆公越聽越高興,對蕭史說:“寡人有愛女弄玉,頗通音律,不願嫁給不懂音律的人,願你配吾女。”蕭史再拜說:“我是山僻野人,豈敢當王侯之貴?”穆公說:“小女有誓願在前,想挑選一個會吹笙者為伴侶,你的簫能通天地,格萬物,更勝於笙。況吾女也有夢征,今天正是八月十五日中秋之日,此天緣也,卿不能辭。”穆公命太史擇日婚配,送到鳳樓,與弄玉成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