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音符(1 / 2)

——讀《燃燒的詩情》

《燃燒的詩情》一書,是三位青年詩歌作者的部分新作,描寫的大多是空軍試飛戰線上的沸騰生活。由於作者植根於生活的肥土沃壤,是生活的創造者、開拓者,因而每個人的詩,雖然各有側重,各具特色,但每首詩都燃燒著熾烈的熱情,散發著濃鬱的生活芳香,回蕩著新時代的音響。所有這些無不深深地打動著你,強烈地感染著你,使你看到了生活中另一個戰鬥著的群體,他們為保衛祖國而忘我拚搏的風貌。

順著詩序的畫廊,杜元心的《藍天的交響》,清新流暢,開闊明朗。《我是試飛戰士,我自豪》中寫道:“在金子般燦燦的黃昏/在露珠般亮晶晶的清晨/我追趕太陽的風火輪/我迎著月亮甜蜜的微笑。”既具有豪邁而昂揚的氣勢,又具有姹紫嫣紅的豔麗,讀來韻味深長,給人以美的享受。《哨兵的情懷》:“雨水和汗滴/衝淡了我軍裝的鮮綠,/歲月的風霜/染白了我的發絲/我也甘願以一片赤子之心情/為廠區贏得一派迷人的安謐。”則充分表達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貞,充滿了對試飛事業的熱愛。張潮溢的《大地的回聲》,則表現得純樸、敦厚、熱情、深沉。他以詩歌的高雅形式,無比深情地讚頌養育自己的土地,《新掘開——又一眼春泉》中有這樣的抒情:“泉水,洗亮我偏視的瞳孔/浪花,濺濕我貧血的詩箋/尋春的朋友嗬,快來吧/田家灣,掘開又一眼希望的春泉。”人民、大地哺育了詩人,詩人又懷著深深的愛戀,報以赤誠的謳歌。生活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根之基,力之源,血之庫,情之泉”(《根》)、韋克家的《生活的沉思》,則別具一格,筆觸鋒利,依靠對事件和物象的吟詠,自然而然地表達出對社會、對人生的見解及其追求和希冀。如組詩《銀燕禮讚》中寫道:“雖然像兩隻單薄的胳臂,由於凝結著人類的智慧,沉重的負擔全憑你的升力而托起。”(《機翼》)這些閃光的詩句,無不凝結著詩人對生活的沉澱,思想的升華,鑄造了一麵人生的鏡子。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讀了詩集,使人想到,那種對現實生活抱著冷漠或旁觀態度、“隻要藝術感覺”、“個體意識”的人,永遠也不會寫出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作品來。

——薦《田景福小說選》

田景福,山西汾陽人,生於1911年,現為陝西省政協委員。他少小時就喜愛文學,15歲就開始寫小說。大學畢業,1935年春回到太原後的幾年,是他創作豐收期,僅短篇小說就發表了數十篇,還有長篇小說在太原的報紙上連載,顯示了他的創作才華,引起文壇極大的注意。經過朋友的鼓勵,他決定給魯迅先生寫信,準備出個短篇小說集,請魯迅寫序。信發出後,很快接到魯迅的回信:“……您的作品要我寫序,不妨寄來,不過我有兩點得預先聲明:一、一時不能看好;二、有我的序反與通行有礙……”當時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以償,今天,能夠和讀者見麵,很值得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