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攤在誰身上都會讓人大為惱火,但是李東生並沒有指責萬明堅,畢竟萬明堅也是立功心切。他讓萬明堅堅決降價清庫,為自己設計的新品騰出空間。李東生了解大幅減價會有很大的虧損,萬明堅自己決定減價會無法向董事會交代。李東生對此事的處理,讓萬明堅非常感激。
由於雙方合作沒有達到預期效益,且特靈通自身經營不佳,2000年8月,TCL與特靈通協商分手,由TCL和王道源一起收購意大利特靈通的股權。TCL特靈通移動通訊有限公司改成了TCL移動通訊有限公司。
國產手機市場的突破口在哪裏,成為各大國產手機廠商最為頭痛的問題。
由於技術起步低,國產手機當時的經營思路大都是走低端手機的路線,意圖以更低的價格衝擊市場,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但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這是因為手機是一種時尚產品,消費者購買時除了價格因素外,還會考慮產品的外觀和功能設計。
國產品牌當時都擠在低端市場,要想破局,真的不那麼簡單。
不得不承認,萬明堅性格中雖然有著偏執自傲等因子,但也正是他身上的偏執勁兒讓他有機會打破這種兩難的困境。當所有的國產手機同行都抱持著自己的成本優勢直攻中低端市場時,萬明堅找到了自己的市場突破點——用新穎時尚的產品設計,並將珠寶概念引入到手機。
萬明堅提出在小巧精美的TCL 999D手機上,嵌上一粒粒貴重的鑽石和寶石。他的意圖是不以功能而以情感利益來凸顯TCL手機的高端價值,進軍一直被認為國產手機禁地的高端領域。這個方案一擺到桌上,幾乎遭到了公司所有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不是創意,根本就是工業設計的一大“敗筆”。 這似乎與消費者習慣不符,根據當時的市場調查,在消費者眼中,手機不過是個用於通信的電子產品,款式大同小異,各大手機廠商也都把關注點放在了技術和功能上。
一位曾經參與那次討論的TCL通訊的中層管理者回憶起那次決策會的情景說:當時會議室裏一下炸開了鍋,說這個點子別出心裁也好,說它怪也好,反正業界從未有人有過這樣的想法,已經有的國外手機品牌也從沒有過這種路子。等大家安靜下來,萬明堅慢條斯理地進行了解釋:“手表上鑲一顆鑽石就顯得光華四射,檔次一下子提升了許多,如果給手機鑲嵌上珠寶又會怎麼樣呢?手持一款鑲有寶石的手機,可以彰顯機主的品位,象征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珠寶所具有或能夠產生的社會心理價值、審美價值、文化價值和保值價值,可以向手機平移,大大提升TCL手機的附加值。”
萬明堅是聰明的,既然低端徹底走不通,就不妨試著進入利潤更高、更有想象空間的高端市場。
要進高端市場,單純靠手機本身的功能賣出個好價錢,並不現實,也無法做到。萬明堅的邏輯是,國產手機首先要強調它(手機)的價值,不能把它看做勞動力成本加原材料二者合一的東西,不然國產手機就沒有活路。而應該像一幅畫一樣,畫的價值絕不是由原材料來決定的,是由藝術價值構成的。而采取鑲嵌鑽石的做法,能讓用戶感覺到很值,同時感覺到有麵子,從而引領消費者購買TCL的鑽石手機係列。萬明堅針對低端人群賣高端手機的策略雖然有些混搭,但確是一種營銷創新。
令人耳目一新的TCL鑽石手機不僅甫一問世就立刻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TCL 999D銷售價竟高達4 600元,而且廣為用戶接受,成為第一款殺進國際品牌長期壟斷的高端市場的國產手機。在首款鑲鑽手機成功推向市場後,TCL一發不可收拾,又推出了專門針對女性和男性的數款鑲鑽手機。業內人士稱,鑲了鑽的手機身價至少要高出1 000元。鑽石手機之後,TCL接著又推出性價比更有吸引力的寶石手機,大量推銷。TCL手機當年銷售開始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