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承璁在季月家裏靜靜地養著傷,看著身上莫北的衣服,思量著這個跟了自己十幾年的兄弟,恐怕此時已是凶多吉少。想到此處,他的心不由得揪成了一團,他該怎樣活著才對得起自己兄弟用命換來的活著。
養傷的這幾****開始琢磨到底是誰要對自己下如此狠手,在楚國一路暢通,顯然不是楚王要殺他,即便楚王要對他下手,也不至於如此大費周章;而剛一入吳國就刺客不斷,那麼是有人不希望他回國,而最不想他回國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何況他梁承璁。如若四年前,他定然不會相信自己的至親兄弟會為了權勢要他性命,而如今人間冷暖、九死一生的經曆讓他的心越來越冷,果然曆史還是要輪回的演出,為了那個冰冷的王位,兄弟情誼何足掛齒。
思及此處,他頓感心灰意冷,四年裏心心念的故國究竟是人間地獄還是溫馨家園,他不由得深深歎了口氣。就在此時小季月歡快的跑了進來:“大哥哥,你看我找到一顆蒲公英,我沒舍得吹開他們,留給你。娘親說,如若一口氣可以把蒲公英的種子全都吹散,是可以帶來好運的,你要努力吹開他哦。”
梁承璁看著這個滿臉寫著快樂的女孩,不由得也放下了心中的愁思,笑著答道:“好,那謝謝我們小月啦,走,我們出去吹散它好不好?”
“好呀,好呀。”小季月歡快的答道。
於是,季月就拉著梁承璁在院子裏玩了起來,梁承璁已經在季月家待一周了,和這個家的人也熟悉了起來,這個家讓他覺得溫暖,有時候他想就這樣隱姓埋名,在這個地方靜靜地生活著,或許也很好,可是內心又有太多的牽絆,母妃、師傅、皇長兄、父王以及為他而死的莫北,他覺得自己沒資格這麼安靜的活著,即便前方荊棘遍布,他也要踏過去。
明州到錢塘還是有不短的路程,自己的傷勢未愈,如若冒然上路,又恐生不測,但皇長兄的病情不明,如此耽擱下去,梁承璁心裏著實焦急。思來想去,此處距他師祖何寄傲的若耶山不遠,說不定師傅此時也在山上,便決定先取道若耶山,再做回宮打算。
這段時日梁承璁和小季月熟悉了起來,可謂情同兄妹。原來這小季月雖然年過九歲,卻不識字,鄉下地方女孩子進不了學堂,爹娘雖然寵她,也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曾請先生教導。梁承璁病中本也無事可做,雖心事重重,但多想也無益,看小季月有心向學,自己也樂得教教這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令梁承璁更加欣喜的是,這個小姑娘甚是聰明,一點即透,且過目不忘。如此天賦,不在自己之下,想當年也虛擔著少年天才的稱號,沒想到在這個孤陋的村落能遇到如此人物,頓感造化鍾靈毓秀,生出滄海一粟的感慨。他二人師傅教得順手,學生學得用心,一大一小,竟也相處得頗為融洽。
到了第十日,承璁傷口愈合有七八分,便欲動身告辭。季月聽聞大哥哥要走,頓時眼角含淚,哭著道:“大哥哥不要走,你還要教小月認字的,小月還沒有學會,大哥哥要教會小月才能走。嗚嗚……”
梁承璁看著哭成淚人的小季月,也甚覺不舍,便柔聲答道:“小月乖,大哥哥答應以後再來看你,隻是大哥哥現在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不能再耽擱了。小月不哭,哭了就不好看了。”
季月仍不停地抽噎得答道:“那你快……快點來看我,你教我的字,我……我都記……記得呢,你來看我的時候,我寫……寫給你看。“
“小月最乖了,你要好好聽爹娘的話,大哥哥處理完事情就來看小月,好不好。”
“好,我們拉鉤”說著,小季月擦了擦淚水,伸出了小拇指,很鄭重的和梁承璁約定著,隻是這個約定要等到九年後才能兌現。安撫完小季月,梁承璁起身向季氏夫婦告別,二老不停囑咐他路上當心,又給他他準備了些銀兩和幹糧,梁承璁揮淚告別了季氏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