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趙雲失意離易京 張遼暴擊劉緯台
良久便輕聲說出一句令軍心渙散,眾人離心離德的話來:“救一人,那以後眾人都會隻等救兵而不肯力戰!”
“啊?”張遼心裏麵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個公孫瓚是不是腦袋進水了呢,怎麼說出這麼白癡的話來呀!
趙雲聽了當場呆在廳中,一動不動,已經驚愕得說不出話來。
“張遼!你既來,便不得出外,在我處幫我堅守城樓!”公孫瓚指著張遼揚聲說道。
“啊?這個老家夥真是越來越過份了,我好心好意過來送信,偏偏他當我是個傻子!”張遼心中恨恨想道。
關靖知道張遼心中不平,撫慰地說道:“你莫多想,隻因前些時我主秘密派人送信給張燕,讓他率五千騎兵於北隰之中,舉火把為應,我軍就從城內出戰。袁紹卻是劫得了這封信,如期舉起火把。我軍以為救兵到了,率兵出擊。袁紹設伏兵襲擊我軍,我軍大敗,又回到城內堅守。故此主公不許各人出城,並不是針對你。”
張遼聽得關靖此言心內方平靜了一些,心道:公孫瓚脾氣古怪,原是被袁紹算計得太多了,故此性格便變得更加古怪多疑。
未幾,公孫瓚又對著趙雲大聲道:“子龍,汝不在界橋別營抵擋袁軍攻擊,卻跑來等我發兵救援,卻是為何?是貪生怕死麼?隻要每個人盡忠職守,奮勇殺敵,哪有打不死的敵人?”
趙雲一聽,心下大震,即時撲倒在地,高聲叫道:“臣敢不效死,現在我便馬上回營!”
“嗯,你們都出去吧!我要歇息一會!”公孫瓚揚手向前擺了擺。
各人俱各退出易京樓。
出得樓來,趙雲取過兵器牽過馬匹,沿著城內的青石地磚而行,閉目仰天長歎曰:“天亡我也!”
張遼也牽過黃膘馬,他有點同情趙雲的際遇,輕聲上前道:“汝作何打算?”
趙雲無奈地張開眼睛望了張遼一眼,把頭垂下牽著小白馬道:“唉,界橋別營被袁軍攻擊得厲害,我這便要趕往界橋助田豫一臂之力。”
張遼看看四下無人,便輕聲問趙雲:“汝枉有一身武藝,卻明珠暗投,不若投奔我主呂布,也好盡展一身武藝。”
趙雲輕聲回應道:“呂布非明主也,我今投公孫瓚確非明智之選,我心現已有名主,今漢室傾危,我輩當匡扶漢室為民造福!”
“莫非汝要投曹操?”張遼奇道。
“曹操乃國賊,我定不會投此賊!”
“良禽擇木而棲,子龍將何往?”張遼繼續追問道。
“吾早有打算,就此與將軍別過!”趙雲說完便匆匆牽馬出城門殺向袁軍大寨。
關靖看二人離開,展開張燕的來信便對公孫瓚道:“主公何不按張燕所說,大家約個時間裏應外合進攻袁紹,或可一舉成功!”
公孫瓚聽了在座上搖搖頭道:“誰能保證這次不被袁紹截獲書信?”
“子龍武藝高強,可派其前往黑山通信。”
“嘿嘿!我可是連子龍也信不過,如果他半路投降袁紹我便如何是好?”公孫瓚在太師椅上隻把頭左右搖來搖去,一副萬事盡在握的姿態。
關靖看到公孫瓚此狀,心內暗暗擔憂。
這個世上的人就是這樣,你莫以為隻有自信的人才會嚴格要求別人,卻未想到那些喪失自信,自我意識膨脹的人同樣會以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別人,因為隻有擺出這種姿態,這種喪失自信的人,才能推卸自己身上的責任,所有的罪過都是別人造成的,自己才是最正確最偉大的人。
公孫瓚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危險的人,一個完全喪失了自信的人。
張遼信步走上城樓,想起剛才的際遇,望著趙雲無奈地衝出城門殺向袁軍大營,這又是一個孤獨的英雄,那一個雄壯而抑鬱的身影令人不忍久看。張遼昂首望向遠方,那裏是黑山的方向,心道:趙雲鬱鬱不得誌,我又何曾得誌?呂布是否我心中的明主?觀公孫瓚性情古怪,張燕又是否真心投靠我軍?亂世人心最是難測,今日我既答應公孫瓚幫他守城,就踐行我的諾言,大丈夫當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