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經緯
作者:文誌勇郭娓
在浩如煙海的書畫藝術世界中,千年的積澱與傳承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精美絕倫、價值連城的精品,每件作品都凝聚著大師的心血、智慧、才識、品行、對藝術的探求與思考以及大師的人生寫照和不經意間所濃縮的曆史印跡。探尋書畫欣賞在教育中的價值旨在讓欣賞者在那些名垂千古的大師及其藝術品中提煉和升華自身修養、人文素質、審美辨別力、組織力、想象力、創造力、獨特個性以及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曆史文明、增強愛國主義情操等。
藝術教育是人格教育的必要組合,是人性完善的滋養手段。書畫欣賞是人文學科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人格的修養是書畫欣賞之教育價值中的核心。以中國式的理想人格為標準,判斷書畫藝術的優劣,並不僅僅在於書畫本身,而在於書畫的品格,所謂“書以人貴、畫以人貴”就是這個道理。人品高者,書畫價值連城;人品低者,其書畫亦被世人所遺棄。曆來書畫大家多高才奇士,他們大多乃飽學之士,博通古今,棋琴書畫、詩詞文賦聞名於世。於書藝之外他們更有一幅超然脫俗、韻味純古、高潔自愛、不染塵世的幽雅清高之姿。品味和鑒賞他們的藝術精髓及人格性情,潛移默化中陶冶觀者的思想情操,培養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崇高的審美理想。影響著觀者整個人的思想品德塑造,幫助其升華了自身的修養並形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強等良好品格。
人文素質是構成一個人素質的根基與核心,是一個人是否有文化、是否有格調、是否有涵養、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標準,這種文化底蘊作為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滲透在人的信仰、情感、行為、學識、氣質以及言談舉止中。書畫藝術作為核心藝術中之核心,因其各個曆史時期、各個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經典作品凝聚和濃縮了那個時代社會生活中最精彩的各個方麵,真實形象地記錄了那個時代中最文明的程度和精神氣質,因而是人文學科的核心內容。人的理想、情感、價值、尊嚴、個性、生存狀態、智慧、善良、仁慈、關愛、寬容、謙虛、感恩、敬畏、幽默、自由以及曆史上、地理上、政治上、宗教上、經濟上的人文特征都內蘊於藝術家凝聚著濃鬱的人文情懷所創造出的書畫作品中。於是乎,書畫欣賞教育價值中的人文素質被提到了一個最重要的高度,觀者在欣賞作品中了解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曆史、地理、政治、文化、社會等特點,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高了文化修養。並以其特有的人文關懷去貼近人生,提高素質,關注對人道精神的傳遞,印證著審美主體的喜怒哀樂,挖掘其真善美,促進人生命過程的平衡。書畫欣賞讓觀者可以較為全麵地了解書畫與政治,書畫與曆史、書畫與地理、書畫與生活、書畫與情感等方麵的聯係,並借此擴展與重構自己的精神世界。
萊辛認為,藝術的使命,就是使我們在這種鑒別美的領域裏得到提高。真善美是書畫藝術永恒的主題和旋律,從某種意義說,人類文明的進步正是伴隨著對真善美的強烈追求而發展起來的。在抑惡揚善的對美的追求過程中,人的精神不僅得到升華,而且也獲得了人生難以言說的愉悅。“千裏之山不俱佳,百裏之水不俱秀,一叢之花不俱美,一群之人不俱俊。”藝術家能擇其精華,以犀利的眼光觀察事物,洞燭幽微,取舍之間,其審美辨別力早已了然於胸。通過對書畫藝術的欣賞,觀者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得到提高和相互協調,使他們在自由、平等、和諧、互助的狀態中,自主吸取所需能量,培養其敏銳藝術的審美力、對美醜的辨別力,增強對藝術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