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俗舞蹈與藝術舞蹈的融通發展(1 / 2)

藝術經緯

作者:朱奕鄧儉

在語言尚未產生的遠古時期,人類就用動作、姿態和表情來傳達信息、交流情感。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隨著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的提高,這種原始的動作、姿態逐步演變為一門藝術——舞蹈。舞蹈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按照受眾人群和表現形式的不同,舞蹈已逐步分化為通俗舞蹈與藝術舞蹈兩大類別。通俗舞蹈主要指流行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性舞蹈,偏重於對舞蹈的通俗表達;而藝術舞蹈則是指由藝術家用舞蹈語言詮釋藝術境界和人生哲理而創造出來的舞蹈,偏重於對舞蹈的藝術呈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經濟的大繁榮帶動了文化的大發展,舞蹈藝術也逐步成為大眾陶冶情操的重要精神支柱。特定儀式的歡歌笑舞、社交場合的輕歌曼舞、哈韓一族的動感街舞、甚至是為了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的廣場舞蹈……都是通俗舞蹈的表現形式。它有著濃厚的時代氣息,必然擁有眾多的“粉絲”和追隨者,其動感激情的音樂節奏、隨手拈來的動作造型和新潮誇張的舞蹈服裝,更為符合這個時代的需求,也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酒吧、歌廳等大眾娛樂文化在中國各大城市已盛行多年,人們把酒當歌、應聲起舞,借此釋放壓力、交流感情。在這些大眾娛樂場所裏,舞台離觀眾更近,時尚、前衛的非專業舞者牢牢鎖定了大眾(特別是年輕群體)的眼球。人們可以不了解通俗舞蹈的起源、背景和發展狀況,但這並不影響大眾在瞬間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它,因為這是離他們最近的舞蹈藝術,也是屬於他們自己的舞蹈藝術。

媒體的輿論攻略使眾人在盲從中對舞蹈藝術喪失了原有的判斷力,使得在通俗舞蹈與藝術舞蹈之間遊離的人群最終走到了通俗舞蹈這個陣營。借此,通俗舞蹈成功入主各類歌舞類節目和國內外青春偶像劇,並在短時間內風靡全國甚至全世界。通俗舞蹈的欣賞、普及、教育幾乎可以在“瞬間”完成,造成這種局麵,媒體的力量是“功”不可沒。

藝術舞蹈是舞蹈藝術的更高層級,追求的是一種藝術的更高境界,它不僅肢體動作要表現美感、詮釋舞台唯美的意境,甚至還要引發觀眾思考其間蘊涵的人生哲理。當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眾很難沉下心去感受這種高雅的藝術熏陶。除了被媒體炒作的舞劇,很多好的舞蹈和舞劇甚至都無法讓人知曉,而舞蹈方麵的專刊和電視節目則少之又少。據統計,近六年來,湖南大劇院總共才上演了六台藝術舞蹈的演出,而且觀看演出的絕大多數是業內人士,可想而知,藝術舞蹈對大眾的影響幾乎為零。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話用在藝術舞蹈上非常貼切。台上每一個跳躍的高度和舒展程度,每一個轉體的幅度和穩定程度,每一個跨步的姿態和優美程度,都有無數雙眼睛看著,其表演難度可見一斑。而欣賞藝術舞蹈同樣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因此,作為藝術舞蹈的欣賞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了解基本的舞蹈基礎理論,同時,要深入理解舞蹈作品,甚至還需了解作品的創作意圖和創作背景,這樣才能體會藝術舞蹈的深刻內涵和內在生命力。人們能來欣賞藝術舞蹈實屬不易,看了又能看懂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更多人則會選擇退縮,這也是藝術舞蹈認知度較低的重要原因。

舞蹈的正統啟蒙教育一般從練習舞蹈基本功開始的。在我國都市裏的少兒舞蹈培訓機構為數不少,但在農村可以說基本沒有舞蹈培訓機構,而針對成人的藝術舞蹈教育機構不僅在農村就連在都市裏都很少見到。目前,我國的舞蹈培訓機構一般都是社會力量辦學,收費普遍較高,對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尚能承受,經濟條件差的家庭根本無法負擔。藝術舞蹈教育不僅對學習者的經濟實力要求較高,而且對練習者的身體條件也有嚴格的要求。跳好藝術舞蹈需要紮實的舞蹈基本功,而在舞蹈基本功的練習階段就能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壓腿、壓肩、推腳背、把杆練習、踢後腿、劈腿跳、大踢腿、下腰……每個基本功動作的練習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身體較弱、耐力不足的人很容易退縮,這給藝術舞蹈的推廣和普及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