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野
作者:趙昉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交流與融合已成為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交流頻率日益加快,社會需要的是英語語言技能全麵發展的大學畢業生。單靠外語專業培養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形勢飛速發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培養大批具有較高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能夠適應國際交流需要的各類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麵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我國高校學生人數劇增,師資匱乏的條件下,隻有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和協作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果。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大學英語視聽說應用實踐成為必需。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是學習者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和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一一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因此,建立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網絡多媒體教學係統的網絡交互式視聽說教學模式能利用計算機輔助網絡平台和多媒體資源,極大程度地彌補現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管理的不足之處,平衡師生比重的失調,同時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兼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各方麵的興趣需求,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能力。
本研究主要針對中國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的突出問題——視聽說進行應用實踐,旨在解決大學英語視聽說學習和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一些問題:擴招後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師生比重嚴重失調,視聽說課堂上缺乏師生互動和學生實踐機會;學生因為多年來傳統教學方式給他們帶來的惰性和依賴性阻止了他們積極參與知識建構,習慣了等老師“喂”知識;學生視聽說水平參差不齊,教學缺乏個性化和多元化,無法照顧學生對英語聽說不同層次和多方麵的需求;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課堂、黑板、粉筆授課形式無法提供真實純正的語言環境和文化資源;以往英語視聽說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隻是設備的操縱者,播放錄音、錄像,做些簡單的解釋或提問,再校對答案,學生則是被動的接收者,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很難進行,無法對學生自主學習做引導。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對大學英語學習者軟件應用前後的動態變化進行較為全麵的調查,了解他們對視聽說軟件的意識、認識、使用和收效情況,分析視聽說軟件應用和自主學習之間的關係和作用。
在視聽說學習軟件的建設方麵,全麵采用清華大學出版社開發研製的具有全新教學理念的《新時代交互英語》(NewEraInteractiveEnglish)軟件學習係統,將此軟件安裝在校園內所有的網絡教室、圖書館、學生宿舍,形成氛圍,為學生通過網絡進行交互練習構建學習知識創造外圍條件。該教學軟件設計較好地體現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大量的、生動形象的語言素材通過聲音、圖像、文字、動畫和真實視頻等手段較大程度地創造語言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吸收和繼承原有課堂教學的優點,改進原來以教師放音為主的單一聽力課堂教學模式,全麵使用基於計算機和網絡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軟件,形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網絡交互式視聽說教學新模式。
《新時代交互英語》網絡係統根據《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要求》的精神編寫,由“學習係統”、“網絡教學輔助平台”、“英語水平測試係統”、“學習資源庫”四部分組成,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又主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內外的實踐,培養學生具有較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