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語境與口譯教學中的記憶力訓練(1 / 2)

文化視野

作者:嚴靜

口譯是一種交際行為和跨文化活動,在這一活動中譯員聽取講話人的源語用目的語為聽眾傳達講話人的意思,通過譯員的傳譯,異語雙方或多方之間得以進行有效的交際溝通,其中包含了言語信息的感知、儲存、提取、轉換和傳送等過程。言語信息的儲存在口譯教學過程中涉及到記憶力的訓練,記憶力容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口譯過程中對文本資料的接受、理解和轉換,進而影響到口譯的速度和質量。

言語信息的轉換需要理解文本資料,這涉及到文本本身的難易程度、篇幅長短、學科領域和譯者個人的綜合能力,包括知識麵、知識量、個人閱曆等多方麵的因素,因此作為口譯過程中基本環節的信息儲存也就不是簡單意義上信息的機械錄入,而是文本的客觀實在性和譯員的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結合。

文本資料的形成不是簡單的文字拚湊,而是語體、修辭和語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將研究的範圍縮小到語境對口譯的記憶力訓練的影響上,探討言語信息中依附在語境裏的信息如何彰顯;通過對語境信息的考察,分析話語的屬性及其序列描述,據此解釋口譯文本的特質以及語境與話語的結構關係,使文本信息簡單化,符合學生的記憶特點,並提出建設性意見。

語境一般情況下分為物理語境和心理語境。上下文、時間、空間、情景、對象、話語前提等與詞語使用有關的都屬於物理語境。心理語境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對物理語境的感知,二是內化在大腦中的知識體係,主要包括文化背景知識和邏輯知識等。

如果沒有語境,詞彙的意義就是靜態的、封閉的、單維的、抽象的。一旦進入語境,詞彙便成為相互關聯的共同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詞彙的意義便成為動態的、開放的、多維的、具體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和製約,共同組合產生出新的涵義。語境,無論是物理語境還是心理語境,對新涵義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

口譯過程中的信息儲存是指譯員把文本信息通過加工、整理,記在大腦裏,包括心記和筆記兩種,口譯技巧的訓練大多是從記憶的訓練起步的,課堂教學中,在進行心記訓練的過程裏,適當地進行筆記的訓練,幫助學生回想所聽到的文本信息,從而幫助他們更好、更完整地把握信息的攝入,為下一步的口譯做好準備。

上下文語境是指話語所依存的篇章段落、前言後語、上下文句。在文章中,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是互為語境的。上下文語境比較容易被讀者意識和把握,對理解的作用比較直接,因此在記憶力的訓練過程中,上下文語境對學生的記憶容量和記憶快慢影響最小。但是一段話、一篇文章必須根據特定的語境來選用相適應的詞語,以釋放其產生某種效果的潛能,並盡力提高詞語的言語表達效果,比如關聯詞語和言語作品中辭格,包括比喻、擬人等手法的使用,有時也會製約相鄰上下文中有關詞語的運用,影響表達效果;另外有些詞語隻有通過上文的鋪墊或是下文的補充,才能充分體現,試看下麵的例子:

目前統計的“世界國際貿易額”隻是真正的世界貿易總額的1/2,是“顯國際貿易額”,世界國際貿易還有另一半在跨國公司內進行,是“隱國際貿易額”。而且隱國際貿易額的增長比顯國際貿易額的增長快20%-30%。

例句中的“顯……”如果沒有“隱……”的比照,理解起來可能就要費點勁,特別是對於非經濟專業的語言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兩個概念是全新的,因此在心記時難免會出現記憶缺失的問題。口譯過程中的記憶力訓練原則上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記憶,但是口譯員,特別是剛剛開始學習口譯技巧的學生不可能掌握所有領域的所有詞彙和概念,因此上下文的對比與說明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決這一難題。再看下麵這句英語:

WeareimpressedwithwhathashappenedinChinatoday.IbelievethesechangesmaybewellgeneralizedintothreeEs,namely,efficient,excitingandenligh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