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1992 春天的故事 (4)(1 / 3)

許多人沒有邊防證進不了特區,當地農民自告奮勇帶路鑽鐵絲網,每位40元。從7日下午開始,全市300個發售點就排成了長龍,有人拿來長長的繩子,男男女女緊緊抓住繩子甚至把繩子繞在手腕上,在最緊張的時候,人們緊緊抱住前麵人的腰,不敢鬆手,深圳市內到處彌漫著難以分辨的惡臭味。9日上午,抽簽表準時出售,僅兩個小時就宣布發售完畢,各發售點的窗口全數拉下。上百萬人興衝衝而來,兩天兩夜苦候,卻沒有幾人買到了抽簽表。怒火迅速地在深圳遍地蔓延,無法控製情緒的人們潮水般地湧向市政府,市中心各大馬路全部癱瘓,商店被砸,警車被燒,政府出動大批防暴警察並拉來了高壓水炮。中國股市上的第一個惡性事件在猝不及防中爆發。11日淩晨,深圳市政府緊急宣布,增發50萬張認購申請表,當晚市長鄭良玉發表電視講話,事態才漸漸平息下去。

事後的調查表明,抽簽表的發售工作出現了集體舞弊的事件,涉及金融係統4 180人,各發售點平均私分私購達44.6%——很多知情者認為,事實應該遠遠高於這個比例。舞弊事件對股民信心造成沉重打擊,在之後的四天內,兩地股市大跌,上證指數的跌幅更高達45%,幾乎跌去一半。深圳事件生動地展現出中國早期股市灰色、曖昧和野蠻的一麵,它直接促成了證券管理機構的誕生。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成立,朱基副總理兼任主任,其辦事機構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證監會,它成為中國股市的最高直接管理當局。證監會首任主席為劉鴻儒。百萬股民的空前熱情、股市的暴漲狂跌,乃至發生在深圳的舞弊事件,讓決策層以最直觀的方式看到股票市場這個金融工具的可利用性。

當時,全國民眾的銀行儲蓄已經超過1.3萬億元,成為一隻隨時可能誘發通貨膨脹的可怕的“籠中虎”,而中央政府的財政則十分拮據,幾無可能對國營企業的資金需求提供幫助,而股市的火暴讓決策者們突然發現,這可能是拯救已經陷入泥潭,而政府無計可施、無血可輸的國營企業們的最佳手段。一些經濟學家紛紛獻策論證,認為,“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是搞活和增強國營企業實力的戰略選擇”。在此之前,“冒險上市”的企業幾乎清一色是滬深兩地的中小企業,各大型骨幹企業避之唯恐不及,而現在,事實讓人們一夜之間轉變了觀念。證監會成立後的第一項重大決策是,把兩市的上市指標權“上繳”中央,證交所再無決定權,從此後,上市指標變成了“資本輸入”的代名詞,證監會成為最有權勢的機構之一。深圳舞弊事件爆發期間,一位名叫呂新建的自由撰稿人目睹了驚心動魄的整個過程,他以“呂梁”為筆名寫了一篇很生動的新聞通訊《百萬股民“炒”深圳》,被包括《北京青年報》在內的不少媒體采用,很是讓他賺了一筆稿費。也是從此開始,呂新建成了深交所裏的常客。

誰也沒有想到,十年後,以“呂梁”行名的這個人將成為中國股市最凶猛和神秘的“莊家”。另一個在此次認購大戲中獲益的,還有遠在烏魯木齊、靠開彩印店起家的唐萬新。從1986年起,他搞過服裝批發,辦過掛麵廠、化肥廠等,都有虧無盈,直到1990年開始做聯想電腦和四通打印機的代理生意,才賺到了錢,這年初,他注冊成立了新疆德隆實業公司。深圳的發售公告一登報,他就嗅出了金錢的氣味,於是,他花錢一下請了5 000人以出去玩一圈的名義到深圳排隊領取認購抽簽表,這些人一排就是三天,領到的抽簽表很是讓德隆公司賺到了一筆錢。從此,唐萬新迷上了“來錢最快”的股市。十多年後,他叱吒風雲,構建起一個總資本高達1 200億元的“沙地上的帝國”。在中國股市雛形初成的時候,醜聞就已經如一道無法擺脫的影子隨身而至了。4月,深圳最早上市的“老五股”之一原野公司爆出大股東彭建東惡意操縱股價事件。彭建東的起家極富傳奇。1982年,32歲的彭建東還在深圳的貧民窟裏向往著好日子,他後來對《亞洲華爾街日報》記者說:“我經常帶著妻子出去,把一個月的工資花在一頓好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