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劉峰也知道,沒有競爭力的產物,是很難有所進步的,既然沒有外部環境的競爭,那便隻好設置內部的競爭,隻有在競爭的環境下才能有更好的產物,劉峰在燒作營中分置了多個組別,在燒製數量、質量上都有著不動規格的比較,好讓他們在競爭中,不斷的進步。
隨著燒作營的不斷擴充,劉峰又有了關於燒製瓷器的想法,這門火與土的藝術,將會給劉峰帶來巨大的利益,“瓷”對於這個國度來說,便是一個符號,即便在後世,有了玻璃等化工產品,瓷也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
劉峰從心裏鍾愛瓷器,鍾愛這種經過烈火冶煉而成的美麗器物,或許正因為如此,他也喜歡那個和他一樣鍾愛著瓷器的黑黑的女孩。
而這個女孩,卻也一早便打扮好了,在作坊中,望著燒作營的門口,期盼著劉峰的到來。
昭智看著女兒一臉的期待,心裏歎道:“女大不中留!”不過他也樂成此事!
當昭雪薇看著劉峰和烏蘭聯袂而至,心裏還是有些小失望,但在劉峰把那雲肩給她披上時,便不再計較了。
有烏蘭在一旁,劉峰也不好表現的過於親密了,進了工坊後,劉峰便向昭雪薇闡述自己的想法,燒製瓷磚的想法。
作為最為實用的瓷品,瓷磚是當仁不讓的,在木板、青磚鋪地的時候,出現了精美的瓷磚作為富庶之家鋪地的選擇,這也是劉峰準備給後漢、南唐、蜀地、荊楚、契丹各處準備的第一份大禮。
瓷磚在後世,卻是最為普通的一種建築陶瓷,但是劉峰在此時,要燒製出瓷磚,還是有很大的難度,一是作為鋪地的瓷磚,要有足夠的硬度、強度、和釉麵的耐磨度;二是,如何燒製出,一指厚的瓷磚,瓷磚的成型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劉峰知道後世的瓷磚種類有很多,但還是那句話,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好在劉峰與昭雪薇雖說不是大師級的製瓷人物,但劉峰有著超前的瓷磚燒製知識,再加上昭雪薇的紮實的製瓷功底,卻發揮出勝於大師級人物的能力。
作為瓷磚的原料,一般有高濃度的瓷石和高嶺土變成,好在這些禹城有的是,隻是二者的比例需要不斷的調試,在巨碾中磨細的瓷土,經過淘洗池不停的淘洗後,再化為泥漿,經過淘洗池沉澱後,再蒸發水分,得出可以製作的瓷胚泥。
而最為難辦的便是製作瓷胚,在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時,劉峰隻能和昭雪薇在模框中用手,憑著經驗,在做這磚胚。
因為是試製,所以在裝飾上,劉峰並沒有下功夫,隻是待泥胚涼幹後,塗上了一層釉裏紅的銅料,低溫固燒後,劉峰才進行了均勻上釉。
忙碌了近三天,第一批瓷磚才能入窯燒製,好在這三天,有著兩位佳人的陪伴,到不顯得那麼枯燥,劉峰甚至有那麼一刻覺得,製瓷要比呆在議事廳,處理那些事務來的舒服一些。
可是,怎能如他所願,在劉峰近乎三日沒有處理公務,鄧俊良、郭崇韜等人,便找到燒作營,把追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