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溫州人也不是有錢就投,有錢亂投的。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說,經營需要冒險,但要“險中求穩”,不冒過度的險,也就是每走一步先留退路,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要善於趨利避害,揚長避短。經營怎樣的產品,選擇怎樣的市場,都要仔細掂量,發揮自己的優勢。做應該做的,做可以做的,不該做的不做,做不了的不做,也就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切都不是絕對的。
“控製好風險”的道理卻是絕對正確的。
定位
我要說的第五個關鍵詞是定位。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套用這個說法,就是“不想當領導的職員不是好職員”、“不想當老板的員工不是好員工”。
這個觀點的積極意義在於,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問題在於,如果每個人都不顧自身實際,不考慮環境的變化,好高騖遠,一心隻想著要當將軍、當領導、當老板,到頭來可能會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因為不合時宜而在現實麵前處處碰壁,不但一事無成,反而落得一生笑話。所以,這句話的消極麵也是顯而易見的。
從人才學的角度來說,人才不但以“能”來劃分,還要以“類”來劃分。由於每個人的經曆、性格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能力類型。強迫自己去做一項非自身專長的事情,其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
這就是一個創業者的定位問題。定位準確,有誌者事竟成;定位不準確,就會南轅北轍,空有一番抱負,也許千百次也隻在原地翻滾。
所以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溫州是個盛產老板的地方,人人都想當老板,人人都爭當老板,“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是溫州人的寫照。
但就是在這樣的地方,也不是人人都能當“雞頭”,做老板。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人不得不選擇與人合作,甘做“鳳尾”。否則,你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正泰、華峰等這樣一些在全國叫得響的大集團出現。
我曾寫過一篇《不當老板當經理》的文章,主人公是溫州柳市鎮一位很有作為的女子。她16歲初中畢業後,打過工,開過門市部,到外麵跑過業務,後來辦起了一個專門生產開關的小廠。憑著她的勤奮和良好的人緣,她的企業很快脫穎而出。
按照慣常的思維,她可以由工廠而公司,由公司而集團。溫州許多企業,乃至全國的許多企業,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但她經過反複權衡後,認為企業要發展,品牌競爭、規模競爭是個大趨勢。如不依托大企業、大品牌,單靠自身的力量,小打小鬧可以,要想做大做久可不那麼容易。既然自己能力不足,與其苦苦撐持,何不托付於人,共謀發展?
經過多方努力,她的企業終以100萬元的資產並入正泰集團,成為正泰一家子公司,是最早、也是最大的股東之一。而她自己,則從普通管理人員做起,逐漸成為一名出色的經理人。
“加盟正泰,少了自己辦廠的許多風險。盡管每天工作還是很累,但我覺得很快樂!”她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而在正泰,類似這樣曾經的“雞頭”數以百計。正是他們的加入,正泰資產規模和實力迅速擴張,成為這個行業裏令人矚目的“聯合艦隊”。
一位朋友的經曆,同樣使我深有感觸。
這位朋友早先時候從事業單位“下海”,自己經商辦廠,風風火火幹了幾年,卻發現自己“不是做老板的料”。於是他索性到一家效益好的企業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