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上的巴以戰場
視野
作者:呂迎旭
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條塊分割嚴重,有的地方歸巴勒斯坦管,有的地方歸以色列管。這裏既生活著250多萬的巴勒斯坦人,也居住著50多萬的猶太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麵。而在道路交通上,也形成了獨特的複雜局麵。
在這裏的馬路上,主要行駛著兩種車牌的車輛:以色列的黃色車牌和巴勒斯坦的白色車牌。兩種車牌的車雖然看起來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但它們各有各的地盤,界限分明。
比如,以色列車輛不能進入巴控區的城市,而巴勒斯坦的車輛也不能到以色列的定居點。為了防止車輛誤入巴控區,以色列在所有巴控區入口都豎立了醒目的巨大紅色提示牌,上寫:以色列人進入這一地區不光危險,還違法。
而對於巴勒斯坦車輛來說,分布在約旦河西岸的400多處猶太人定居點則是禁區。這些定居點一般都被鐵絲網或電網包圍,有持槍的門衛把守,巴勒斯坦的車輛進不去,也不能靠近。時間一長,巴勒斯坦人形成思維定式,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一次,我和一個巴勒斯坦同事到一處猶太人定居點附近的加油站加油,我們的車掛的是以色列車牌。他非常緊張地大叫:“我們不能到那兒去。”開進去後,他死活不肯下車。
由於巴勒斯坦人隻控製著幾大城市,一出這些城市,便是以色列的管轄地,執勤的都是以色列交警。為了應對這一局麵,巴勒斯坦司機通常會互相提醒、關照,防止被以色列警察處罰,似乎把反以戰場延伸到馬路上了。
一次乘坐巴勒斯坦同事的車前往傑裏科,路上有巴勒斯坦車衝著我們晃燈,同事立刻明白——前方有以色列警察,注意減速,係上安全帶。果然,走了不遠,看到有以色列警車閃著紅燈。
在這一地區一旦出了交通事故,處理起來也很複雜。如果事故雙方都是巴勒斯坦人,那麼可以找巴勒斯坦警察來處理。但是,由於在以色列控製區,巴勒斯坦警察其實沒有執法權限,所以,他們隻能穿著便裝出勤,連警車上的警燈也得遮住。
而如果事故雙方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那就務必要以色列警察出麵了。這時,以色列國防軍的士兵或者軍車也會出現,陪同警察處理事故,防止他們遭受可能的襲擊。
在巴以地區報警,通用一個電話號碼——“100”。隻不過,報巴方的警,要用巴勒斯坦移動公司的手機號,而報以方的警,則要用以色列通訊公司的手機號。但這個不成問題,因為一般巴勒斯坦人都有巴以兩個手機號。同時,語言也不成問題,因為一般巴勒斯坦人都能說幾句希伯來語,而以色列交警也能說簡單的阿拉伯語。
但是,黃色車牌和白色車牌由於車主地位的不同,受到的待遇也不同。比如,以色列黃色車牌的車輛可以自由穿行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地區,而巴勒斯坦白色車牌的車輛由於受隔離牆所限,隻能在約旦河西岸行駛。這就是在這裏工作的外國機構都租用以色列車輛的原因。
同時,以色列的車輛遇到檢查站可以不停,暢通無阻,而巴勒斯坦的車輛則需要過重重檢查站,走特別通道,接受搜查。同樣的一段路,開以色列車輛走起來,就快很多。
但我發現,在檢查站沒有士兵攔車搜查的時候,巴勒斯坦車輛仍會排隊,乖乖地走自己的那條特別通道,好像中間那條寬闊的免檢車道不存在似的。
(源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