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個除夕(1 / 2)

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個除夕

往事

作者:李赫恒

1949年的小年,蔣介石正式宣布下野,此後的春節至清明,蔣攜家人在奉化溪口度過。那是他在大陸的最後一段時光,後來的“反攻大陸”,成為蔣氏終不能償的夙願。

1949年1月28日,除夕。蔣介石與家人在浙江奉化溪口祖屋“豐鎬房”團聚度歲,飲屠蘇酒,吃辭年飯。這是自1913年以來,蔣介石第一次在老家度歲——也是最後一次。當天,蔣經國收聽新華社廣播。溪口蔣宅傳來延安的聲音:“南京的先生們……你們是戰爭罪犯,你們是要受審判的人們……你們必須動手繼續逮捕一批內戰罪犯……”蔣經國知道,自己的父親已是中共認定的頭號戰犯。

大年初一,蔣經國一清早便率妻兒老小及專程來溪口的張群、陳立夫等人,上山向父親拜年。眾人致以新年賀詞,蔣則回道:“念一年又過,新年如何,實難想象,但願真能逢凶化吉又呈新氣象。”上午,蔣介石前往寧波城內金紫廟祭祖,回溪口後,又親赴宗祠,及大、二、三、四各房祖堂祭祖。到了下午,蔣讀書散步,未見賓客。溪口五十裏內的鄉人,紛紛組織燈會,龍旗曼舞,鑼鼓徹天。蔣經國說,這是鄉人向父親致敬祝福。他深深覺得,對蔣家有人情味的人,隻在農村了。

《大公報》說,“舊曆新年祭祖一定不是好兆頭,他(蔣介石)似乎預感到,這一去,怕就是與祖宗的永別。”

小年

1949年1月21日,農曆小年,時在南京的蔣介石正式宣布下野。21日淩晨,他晨起辦公如常,還給“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寫了一封信,勉勵他“勿變初衷”。當時傅作義所在的北平城已被圍困,解放軍正在爭取傅作義,希望和平解放這座古城。

午前,蔣介石站立在南京東郊小紅山上的美齡宮外,穿過34根雕琢出鳳凰的漢白玉立柱,進入基督凱旋堂默禱。當天是周五,並不是蔣宋夫婦慣常的禮拜日。以往,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特使馬歇爾都是這裏的常客,蔣宋夫婦會與他們在周日一同禮拜,插空議論國事。而現在,隻有蔣介石一人。

這是最後的告別。下午兩點,蔣介石回到黃浦路官邸,與政府高層會麵交接。4點10分,蔣介石飛離南京去往杭州。浙江省主席陳儀在“樓外樓”菜館設宴接風,蔣介石食不甘味,拿起筷子來而中止者再三。席終之後,蔣介石沒有住進由陳儀安排的湛廬,而是駐節筧橋航空學校的天健北樓。入睡前,蔣介石對隨侍左右的蔣經國說:“這樣重的擔子放下來了,心中輕鬆得多了。”蔣經國也在日記裏寫到,“悠然度過了那多年來未曾有過的寧靜的一夜。”

22日早上10點,蔣介石一家從航校直接乘機離開杭州。35分鍾後,降落在寧波櫟社機場,車入溪口。蔣介石夜宿航校自有道理——沒過多久,他們就在溪口接到線報,說陳儀準備投誠。

這一天,宋美齡從美國發來電報,“報載:兄已於馬日(21 日)返鄉小住。對兄之健康與安全,妹萬分憂急……妹已另電經國,請兄日內同來加拿大。妹當在加拿大候兄,會商一切。”

這一天,傅作義起義。

除夕夜

回到溪口,時間似乎停滯了。23日白天,蔣經國陪父親出遊,深得忘機之樂。隻是下午順道往顯靈廟拜謁時,發現那裏已成兵站,不免遺憾。戰事吃緊,蔣介石的警戒線也放得夠細,常常半夜闖入民居搜查,一夜連闖一家數次,攪得人通宵無眠。

蔣家的溪口生活卻是安閑。23日傍晚歸家,蔣經國親自打年糕,蔣介石頗為欣賞,食欲也好了許多,一邊津津有味的吃芋頭,一邊含笑視孫兒。

這一天,宋美齡再次發來電報催促蔣介石出國,“兄此次返鄉休息,深思之後,頗覺安慰。蓋兄為國服務已二十載,從未有適當休養,朝夕辛勞,愛國之忱中外皆知……年來歐美之軍事、實業建設、科學日臻猛進……兄可乘此時機外出一行,以廣耳目,藉以充實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