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江南春:馬雲有遠見,“不靠譜”(1)(1 / 2)

作者簡介

江南春,生於1973年,祖籍浙江寧波,生於上海,分眾傳媒創始人。

1994年還在大三的江南春創立了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2003年,在廣告業摸爬滾打了10年的江南春以樓宇電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廣告傳媒。2005年7月,分眾傳媒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第一次見麵,我就被馬雲鎮住了

我認識馬雲大概是在2003年,當時他正好要去上海的軟銀總部。分眾傳媒也是軟銀投資的,而且分眾的辦公地點就在上海軟銀總部的對麵。那一次我們聽說馬雲同誌過來了,就跑去看了一下;見到他之後,我就邀請他來我們公司坐了一會兒——因為就在對麵——順便我就向他請教了一些問題。

我對馬雲同誌的第一印象是,這個人長得好像蠻弱小的,但其實氣場超大。所以馬雲一開口之後,現場我就被鎮住。我已經忘記我們談的是什麼問題了,但是我隻是覺得第一次被他震撼到,他整個氣場就把我籠罩住,最後我隻是一直聽他講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馬雲同誌基本上一針見血地回答了我的東西,刹那之間就把我很多的糾結和想法一槍就刺穿了,所以那時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特別特別好,雖然之前已經聽說過這個人了,之前傳說馬雲是一個神人,可是真的見了麵之後,我發現他更神。以前聽說的時候還沒有覺得,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口才也非常好,所以有人說馬雲同誌氣場、口才特別強的時候,我還沒有感覺到那麼大的壓力。

我想,可能就是棋逢對手,碰到一個氣場也很強,講話速度也很快,語速也很快,思路也很快的人罷了。但是想不到我跟他見完麵之後,就完全被他鎮住。

馬雲更善於做“人生導師”

我和馬雲認識的時間蠻長的,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但我對馬雲印象比較深。

過去兩年,馬雲組織過一次“阿裏巴巴與四十大盜”。“四十大盜”就是他的四十個關係比較好的朋友,我是他的同學,所以也是“四十大盜”之一。後來這“四十大盜”就去參加了馬雲的退休儀式。

那場退休儀式給我的印象很深,馬雲在最後退休的儀式上,發表了他的一場講演。我們當時是以“最後的講演”去看的,想聽聽馬雲在最後退休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悟。我覺得他有一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他說以後在阿裏巴巴,他是一個什麼角色呢,就是如果你要談技術、談業務千萬不要找他,他聽不懂。現在的年輕人談的這些技術,他根本搞不懂說什麼。但是如果你有什麼人生問題想談談心,他歡迎你到湖畔學院,他作為湖畔學院的院長等你來喝喝茶、聊聊天、談談心。他在阿裏巴巴未來就是這麼一個角色。

這個讓我們再次領悟到,馬雲為什麼能把阿裏巴巴建成這麼一個偉大的公司。我覺得馬雲的管理,永遠不是在管事,而是在管人,管好人的思想,管好人的價值觀。即使馬雲退休下來,實質上他永遠是阿裏巴巴的精神靈魂,永遠是阿裏巴巴價值觀的塑造者。

很多馬雲的研究者,都說他是特別善於用人的。我覺得,馬雲同誌不僅善於用人,而且你跟他聊過之後,你的一種通透、一種悟性馬上就得到了提高。所以他的主要作用不是去管業務。任何在阿裏巴巴工作的人,內心出現了什麼樣的不平衡,出現了什麼樣的異動,出現了什麼樣的糾結;在精神價值觀、生活理念、生活信念上發生什麼動搖的時候,找找馬雲喝杯茶,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馬雲是“不接地氣”的代表人物

我和馬雲都是長江商學院畢業的同學,而且我和馬雲關係不錯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都是浙江人,我們是老鄉。

馬雲可以說是浙商的代表、領軍人物。還有複星的郭廣昌、銀泰的沈國軍,我相信這些都是浙江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企業的創建者。

浙商主要強在兩大領域,一個我認為是消費品領域,你看到像宗慶後、宗珊珊,包括雕牌,這些在中國快消領域。他們體現了浙江人的勤奮、奮鬥,能夠把一個生意,把一瓶水打到這麼遠,打到中國任何一個角落。第二種就是以文科生為代表的一些人,馬雲是師範學校英文專業畢業的,我是華東師大學中文出身的……我們文科係出身的人,可能都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有些顛覆性的想法。當然我覺得相比馬雲來說,我就太現實了,他才屬於嚴重的“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