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巧遇徐晃(1 / 2)

暗自得意了一會,劉天浩忙有問道,“那張讓處可曾妥定?”

“也是安排妥定了。我先是經過那皇城南門,卻是發現大批執金吾持兵帶家,來回巡弋,靠近不得半步。又自繞道那宮城北門,發現那裏大門緊閉,門前卻是站立著一小黃門。”太史慈如實道來。

“然後呢?”劉天浩心想,這太史慈才剛過十六歲,但是這卻是腦袋挺活啊。

“經過一番通稟,終是隨那小黃門進的宮中,見到了張讓。於是我將主公教給我話仔細傳給了那張讓,那些禮物他也收了,讓我回複主公,擇日定會在皇帝麵前美言,定會早日安排讓主公入得皇家族譜。”太史慈接著道。

“那張讓可還有別的話講?”劉天浩竊喜。

“臨了那張讓看著送過去的那幾箱子禮物,對我說,‘既然這劉天浩是皇親一脈,自當是該多親近親近’。”太史慈道。

“好,好,好,子義不僅勇猛英武,卻也同樣是八麵玲瓏啊,此事辦得甚妥,吾之大業可期啊。又言道,明日兵出洛陽,子義當為我前鋒。”說罷,又是讓糜竺向太史慈三人將今天何苗一行的事細說了一遍。

第二天上午,劉天浩剛剛吃完早飯,何苗府一小吏就是帶著一小黃門並著幾個甲士到了糜家商鋪。果然如何苗所說,小黃門對劉天浩宣告的和昨天何府議定的毫厘不差,虎符、封文詔書、將軍甲胄都是較到了劉天浩手上,劉天浩這平北將軍就這麼定下來了。那小黃門等人臨走時袖攏裏也是塞得滿滿當當,稱得上是皆大歡喜。

待得小黃門離去,劉天浩馬上吩咐幾人迅速準備妥當,然後徑自洛陽北門而出,前往那河水邊上駐紮的北軍大營。

那北軍大營守門小卒見劉天浩手持封文詔書而來,忙自迎接至北軍之中軍大帳。時北軍中侯正自與一幫下屬在一沙盤前演繹軍情。見劉天浩前來,忙自停下迎接。

雙方相互介紹,劉天浩才得知這北軍中侯居然是那皇甫嵩。原來,皇甫嵩本是故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故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侄,出身於將門世家。最初舉孝廉、茂才,前年被征為侍郎,又因去年有河東郡有大族豪強暴%亂反叛,時皇甫嵩正在河東郡,於是組織兵甲勇士迅速撲滅暴*亂,靈帝得知後擢升為北軍中侯,統帥五校。

皇甫嵩聞聽劉天浩竟是要兵發雁門,不由拍胸脯表示十分支持,原來,自其父升任雁門太守之時,其舉家宗族盡是遷居並州雁門,現如今雁門遭受鮮卑劫掠,自己卻是身不由己,隻能說在兵力配備上鼎力支持劉天浩,以保其勝算了。

皇甫嵩立刻是將一幹下屬一一介紹給劉天浩,劉天浩向何苗立下軍令,隻能從這北軍五校其四共八萬人中選取一萬人,然後兵力良劣卻是可以挑選,隨軍將領也是可以挑選,隻要不選那北軍中侯和四校校尉就行。

還真別說,真是讓劉天浩發現了個大將之才,十七歲的徐晃徐公明,現為屯騎校尉旗下一騎都尉,當即使毫不猶豫地向皇甫嵩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