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巧遇徐晃(2 / 2)

皇甫嵩一看劉天浩第一個選的竟是徐晃,不禁撫掌大笑,“劉將軍真是好眼力啊,這徐公明,英勇善戰,自律甚嚴,而每戰有功,卻是很少邀功請賞,頗有大將之風。”

又道,“公明乃是河東郡人,去年我評判河東叛亂,恰恰卻是賴公明之臂膀啊。”

皇甫嵩雖是如此說,卻還是放徐晃跟隨劉天浩而北去,劉天浩又是一番挑選,最終選定了詔書約定的兩千屯騎、三千越騎以及五千射聲,皇甫嵩又自是多調三千馬匹給劉天浩。兵馬集合後,那就兩千屯騎本就是徐晃所轄,也不做變動,而那三千越騎、五千射聲卻是盡歸自己直轄。

這時候劉天浩才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要的都是騎兵,答應許褚典韋要給他們配備各五人兵士以作親衛這個想法卻是實現不了了,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將譙縣那二十二人各分十一人給許褚典韋,二人卻也沒有什麼怨言。也是,單純就親衛而言,這二人已抵千軍。

一番選兵調將,一天時間就是匆匆而過。當一萬大軍齊聚校場,那真是鬱鬱蔥蔥,遮天蔽日,劉天浩不由暗自感歎,自己這才將兵一萬就已是如此壯觀,如若是十萬百萬大軍,又當如何。

第二日,劉天浩又和皇甫嵩約定後續糧草輜重盡皆發往並州州府所在晉陽城,然後就地和皇甫嵩交割道別,拔營北渡黃河而去。

及至黃河,又是花了近兩天一萬大軍協同兵草糧馬方才全部渡過河去,這個時候黃河之上不可能架起橋梁,隻能是沿那狹窄水流輕緩處安置官家渡口,官渡之戰中那個官渡地名就是依此而來,一應人馬隻能一船一船的運送過河去。

大軍渡河期間,在劉天浩身上還發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情,他看黃河之水壯觀雄壯,渡河之隊迤邐如一字長蛇,不由得詩興大發,脫口而淫道,“大河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後麵就是三國、周瑜、赤壁之戰的事了。

看著糜竺太史慈幾人翹首以盼下一句的樣子,劉天浩不由一陣臉紅,茫茫解釋,卡殼了,引來一陣鄙視的眼神。尼瑪,盜了滿江紅的時候,十分應景,這年奴嬌.赤壁懷古卻是有失事宜的。

看來,出來混,遲早是要換的!這以後再要盜貼,得仔細思索一番了。

渡過黃河之後,直奔箕關暫駐一宿,那箕關守將也是自好相招待了劉天浩一番。

第二日,全軍用過早膳後拔營出關,一路沿著太行山西麓管道往北而去,如此而行,十天後到達上黨郡,在上黨城外駐紮休憩一日。當日,劉天浩又自帶著典韋許褚糜竺及一幹親衛,進入上黨郡城拜訪了上黨太守,那上黨太守自是又是宴請一番,晚上直接就是在那太守府住下了。第二天清晨,劉天浩等人並未在太守府用早膳,一大早洗漱完畢就出城返回軍營了,與一幹軍民下屬共用早餐,談笑風生,用過早餐立即拔營,直奔那晉陽而去。

劉天浩不知道,晉陽城中,正有一個雄將等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