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你娘的蛋,還些年還不是老子養你,你就是這麼看待你再生父母的?”
“好了,好了,你們倆都吵了一路了,也不嫌累。”我和花生都屬於平易近人的那種人,接觸一久,芃野小美女也不是那麼拘束了。
師父家的別墅同樣是奢華無比,我懷疑野曦閣就是照著這別墅裝修的,整一片就這麼一棟;我老爹是做房地產的,高級住宅也搞過,這樣一棟在沈陽就得上千萬,更別提是在深圳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了。
一下午不見,師父換了身居家服,顯得不在那麼嚴肅;看我和花生進了屋,十分和藹地說:“這就是小生吧,小夥子多可愛,上午沒見你真是不好意思啊,聽小德說你是北大考古係的?以後你就在我店裏上班,每個月先開兩萬二,不夠花再和萬姨說,這點工資還是給得起的。”
花生一聽,簡直樂開了花,溜須拍馬的功夫趕緊用上了,這小子長得人畜無害,乍一接觸還以為是個多優秀的的人才呢。
這不,才幾句話下去,我那師父也是開心得不得了,兩個人談天說地,活脫脫一對母子,比我這個徒弟還親。
晚上,由芃野小美女下廚給我們做了一桌子菜,我和花生都不會做飯,在沈陽開古董店的這幾年一天天不是外賣就是下館子,吃也吃膩了。
雖然母女倆的口味淡了點,卻也是家裏的味道,我開始還保持著矜持,可見花生這小子一點也不見外,便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喂,那條魚給我留點……”
芃野小美女被逗得的合不攏嘴。師父也很高興,說這家裏一年到頭也沒來過幾個客人,人老了,還是喜歡人多啊。
“那是,您是我見過最好的老板了,比古有德這龜毛可大氣多了。”一頓飯的功夫,花生就已經叛變了,還不時朝我挑著眉毛,天啊,這小子的賤,真是達到了通天的級別。
我還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母親和一個美國佬去了美利堅合眾國,這麼些年也沒個音信;我爹那老小子也樂得逍遙,反正手裏有錢,又是梟雄本色;身邊不缺女人,我也很少回家去看他。
這些年,我和花生做的古董生意沒個起色,如今更是時刻都得小心惡鬼前來索命,簡直是落魄到了極點。直到今天,和師父他們母女倆吃了這頓飯,才感覺到有家的美好。
師父喝了點紅酒話也多了起來:“小德啊,不怕你笑話,你爺爺當年可是江湖之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喜歡他的姑娘可數都數不過來呢,我當年要給他做小還被她給拒絕了,對了,你奶奶還在嗎?”
“她老人家十幾年前就走了。”想起曾經那個老是拿雞毛撣子打爺爺,還教我寫字的和藹老人,我的心裏也是一陣的酸楚。
師父歎了口氣:“也是,你奶奶也隻是個普通人,可惜啊,我沒有早生30年。”
人老了就愛回憶以前的事,聽師父所說,我爺爺師承龍虎山主脈傳人玉茗道長,文革時期,道教受到打壓,正統弟子已經所剩無幾了,而身懷大成道術的主脈傳人除了我爺爺,她這些年根本沒聽說過,對於道教,因為是爺爺的孫子,我也有一些了解;
道教,又名道家、黃老、老氏等,據傳由張道陵張天師於東漢時期創立,也有說法說道教起源於盤古開天辟地,還有說創始於黃帝崆峒問道,眾家說法不一,道家奉老子為祖師,尊稱為“太上老君”,奉黃帝為始祖,張道陵為教祖,道教在中華文麵的發展曆程中一直經久不衰。
到了明代諸帝都對道教采取了尊崇的態度,明太祖在全國各地建設了成千上萬座城隍廟和土地廟;明成祖更是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當時朝廷對全真道士張三豐及其門派極為尊崇,使得道教的興盛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並罷黜元朝授予龍虎山張氏子孫為“天師”的稱號,分全真、正一兩種分別管理,明代道教文化流入民間,至此正式走上民俗化的道路,分出了很多派係分支。
而我師父萬燁曦,在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什麼坤道,當年師父被仇家追殺,走投無路時被爺爺所救,當時雖然已經改革開放好幾年,可社會治安還是很差,監管鬆,老輩江湖上的腥風血雨依然不斷,中國打了幾十年的仗,到處都是怨鬼橫生,爺爺晚年無事可做,就去行走江湖,一路斬妖除魔,短劍妖道的名號就是在那時候傳開的。
當時爺爺雖然已是古稀之年,卻也老當益壯,一手飛劍鎮鬼的絕活迷倒萬千少女,師父年輕時也對其傾慕不已,爺爺可憐師父一個人在江湖上闖蕩,就帶著她一起走南闖北,幾年間在爺爺的幫助下,她拜了武當山傳人玉女洪仙湘為師,學得了一身本領,由於善用紅菱為武器,江湖人稱血綾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