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鐵匣子(2 / 2)

“咳咳……謝了啊師傅,這個真不用。”我滿頭黑線,果然這小子也不是什麼好鳥。

四十分鍾後,我們告別了老司機任路,來到了位於哈密市前進東路的遠通市場。

這是一片普通的平房區,看起來有不少的年頭。

今天正好周末,這是平日裏生意最好的時候,隻見市場之中人來人往。道路兩邊是各色的玉石工藝店,更多的是那些直接在地上鋪一層布,然後在上麵放滿奇石的小攤位。

估計是在南方很少見到這麼多的奇石,胖子這人好奇心也強,眨眼的功夫就和一上了年紀的老攤主討價換價起來:“你看咱們也是第一次來,兩個算我一百塊怎麼樣?”

老人像看白癡一樣的看著胖子,用非常不標準的普通話說道:“簡直胡鬧,不行、不行,我也算是這的老人了,口碑很重要。”

我搖頭苦笑,上去給胖子拉過來,小聲說:“胖爺,您就別丟人現眼了啊,這奇石啊,看得是意境和修飾手藝,材料什麼的不值錢;

像這種地攤上的,就更差勁了,你挑的那倆,頂多也就五六塊一個。”

“我靠,你怎麼不早說。”胖子尷尬的臉上直冒虛汗,拍了拍背包,“走走走,幹正事,這東西死沉死沉的。”

我們七拐八拐,來到了市場深處,我一看,嘴角一撇,心說這裏麵還真有點花頭。

隻見不遠處是幾家規模比較大的鋪麵,裏麵的東西很雜,我和胖子對視了一眼,頓時心裏有了底。

正所謂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別看這房子破了點,可光憑這大小也不能小瞧了這每家的主人,要知道,我那營業麵積才五六十平的德生軒,置辦下來都得二百多萬,而且還是托的關係,眼下的這幾家就更不用提了。

像我們這些黃金,一般人是兌換不起的,而他們這些規模比較大的鋪子,大多聯係著一些大客戶。

新疆玉石貿易發達,一些品相極佳的籽玉都都做成首飾,少不了對黃金的應用,而且因為北京奧運的關係,這些年金鑲玉的創意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加工流程中來,所以“銷路”並不是問題。

他們這些人,一旦遇到什麼自己消受不了的好物件,都會幫著上邊牽線搭橋,中間再抽個百分之幾的提成,這都是行裏的老套路,也騙不了我和胖子。

於是兩個人假裝閑逛著進到最近的一家名叫盛海居的鋪子裏,我正打算想一套說辭;就被門口擺著的一隻奇怪的鐵匣子吸引了注意力。

匣子上麵鏽跡斑斑,還落了不少的灰塵,肯定是放了很久了賣不出去;也是,這東西太冷門,品相也太差,沒人會腦子抽風的買這東西當做投資。

不過,這鐵皮兩側鑄刻的人物造型。卻是讓我心裏一驚,因為這些圖案的風格和我在兩界島上的那兩隻金鼎十分的像。

我正想細看,這家的掌櫃就迎了出來:“這位爺,您可是真有眼光,我這鋪子裏就屬它最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