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升龍 (三)(2 / 2)

“古語有雲:紫氣東來,龍脈西始;如將前者記為一石,則後者幾乎占據八鬥有餘,兩千年前,秦皇嬴政挖斷金陵龍脈,則又有百分之五六散於民間,所以每當曆史上諸侯割據時,利用大量的人力開山填河,開辟龍脈的行為是有先例的,也正應了那句天道無常的箴言。”

“不過如古先生所講,我實在搞不懂這股紫氣是怎麼避過我的窺探,又為何用望氣之法卻能看到? ”

在影視劇或是小說中,那些算命看相的江湖騙子們,口頭上經常掛著“我觀你印堂黑氣濃鬱雲雲……”

這裏的黑氣,便是望氣之術中的術語,當然普通人是根本看不到的,這需要根骨與練習,望氣的時候也不是用眼睛去瞧,而是類似用人的餘光在短時間內瞟過,非常玄妙。

“自然是為了防備你們這些雙在京城裏監察天象的眼睛了,古人能開鑿龍脈,自然就有具備瞞天過海之能的高人,但龍氣畢竟是龍氣,瞞得過天,卻瞞不過世間俗人。”我冷笑著的說道,

“康熙十二年,清廷下令撤藩,平南王吳三桂遂領軍兵變,自立為周王;八年後,昆明被破,其孫吳世璠身死,三藩之亂就此告終。”

“這個。”管康滿臉疑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提起這個。

“曆史都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管先生一定明白,一味地抱著書本研究曆史,隻會在岔路上越走越遠,甚至誇張點說,我們都是活在一個個騙局裏。”我接著說道,“提它不過是舉個例子,管先生不要多想;其實當時的吳三桂早就有不臣之心,清廷不但心知肚明,更是有確鑿的把柄。”

“世人都知吳三桂稱帝於衡州府,並將此地定為都城,改名應天府;衡州府,也就是現在的湖南衡陽市,殊不知早在他封為平西王的第二年,吳三桂就令親信率領手下五萬精銳深入了南嶽山區內部,而那五萬人便至此了無音訊。”

管康沉默了片刻,倒吸了一口涼氣:“湖南位於江淮下遊,南嶽山更是地處龍口,莫非……”

“正是如此。”我點了點頭,“那五萬人打著開礦的幌子深入南嶽山,其實就是開掘地脈,竊取嶽麓山的王氣;傳說為了掩蓋欽天監的耳目,當時的官兵們常年生活在地下,連吃喝拉撒都要在下麵解決,隻有在陰天烏雲遮蔽星光時,才有人往裏運送物資飲食;如有擅自逃回地麵者,不但要軍法從事,更要株連九族。”

“不過吳三桂用人不明,領兵的那位統帥貪杯好飲,沒管住手下人,以至於這次意義巨大的行動隻在第二年便早早的敗露了;後來應天府城破,清軍進入南嶽山,直接一把大火焚殺了那幾萬人,當然也幸虧如此,否則嶽麓山的王氣流失,可能華夏還是現在的華夏,可太祖就不是湖南口音了。”

管康嘴唇顫抖,殺機顯露:“那這裏是?古有德,你好大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