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團隊為贏,與公司共命運(5)(1 / 2)

同時,狼群不但懂得彼此合作,而且會與其他動物合作,比如與烏鴉合作。當烏鴉在高空中發現受傷或死亡的獵物時,它就會把消息傳遞給狼群,並引導它們到達獵物所在地。捕獲獵物後,狼群用尖銳的爪子撕開獵物的軀體,然後與烏鴉分而食之。

正是這種合作精神,讓它們雙方在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中,成為千百年來生命力極強的動物。

羚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動物之一,但它們卻常常成為狼群捕食的對象。為什麼?除了羚羊本身弱小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沒有互相保護的團隊精神。遇到敵人襲擊時,羚羊就會分散逃跑。分散開的羚羊即使跑得再快,也逃不過狼群的圍追堵截。

著名作家薑戎在《狼圖騰》一書中描繪了不少有關狼的故事,特別是講到了鮮為人知的狼性文化。在他看來,狼性文化其實就是狼“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和協同作戰的團隊精神”。

一旦攻擊目標確定,頭狼發號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聲此起彼伏,互為呼應,有序而不亂。待頭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奮勇向前,佯攻者避實擊虛,助攻者嗥叫助陣。這種高效的團隊協作精神,使它們在攻擊目標時往往無往而不勝。

的確,獨狼不是最強大的,但狼群的力量則是空前強大的。

如今,任何企業間的競爭,不僅僅是戰略、財力、關係、單個員工等單方麵的競爭,更是一個團隊與另一個團隊的精神競爭。在競爭中,隻有那些有著像“狼”一樣的合作精神的團隊才可能獲勝。

2.向大雁學習團隊精神

每年兩次的南北遷徙,對大雁來說都是非常漫長和遙遠的路程。在長達萬裏的行程中,它們要麵臨獵人槍擊的威脅,要麵臨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及寒流與缺水的威脅,但是每一年它們都能成功地往返。

在南飛北返的過程中,大雁總是結隊而行,隊形一會兒呈“一”字形,一會兒呈“人”字形。為什麼大雁會這樣編隊飛行呢?

原來,這樣編隊飛行能產生一種空氣動力學效應,一群編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的大雁,要比那些單獨飛行的大雁多飛70%的路程,也就是說,編隊飛行的大雁能夠借助團隊的力量飛得更遠。

在這兩種隊形中,每一隻大雁扇動翅膀都會為緊隨其後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從而減少同伴的體力消耗。

在雁群飛行的過程中,整個隊伍中最辛苦的就是領頭雁。如果領頭的大雁累了,它會自動地退到隊伍的側翼,緊接著另一隻大雁會馬上取代它的位置,繼續領飛。而當有的大雁生病或受傷時,雁群中就會有其他兩隻大雁日夜不停地協助和照料它飛行,直到它康複或者死亡,然後它們再繼續去追趕前麵的隊伍。

為此,在工作或生活中,人們常常讚歎大雁的智慧和團隊精神,因為在人們眼中,雁群是團隊精神的象征,是團隊精神的化身。

的確,在飛行中,雁群就是每一隻大雁的歸宿,就像在工作中,團隊是每一個團隊成員的歸宿一樣。

在工作中,團隊為每個成員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以及獲得物質和精神滿足的途徑。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歸宿,那麼無論個體成員如何出眾,都會像一隻離群的孤雁一樣難以到達溫暖的南方,就好像孤雁需要回到雁群中一樣,每一個團隊成員都離不開團隊的庇護和提攜。

大雁的遷徙,就好比企業一步步向成功邁進。如果一個團隊能夠像大雁一樣,目標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功。

如今,許多企業都在費盡心機地尋找能夠勝任工作的員工。其實,這些企業所要求的員工並不需要出眾的技巧和高深的學識,僅需要他們盡職盡責和具有團隊精神即可。然而很多企業聘請了一個又一個員工,但因他們拒絕合作、沒有做好分內之事而頻繁解雇他們。與此同時,社會上的眾多失業者卻在抱怨現行製度、社會福利和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其實,是他們不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所以,作為團隊成員,你應該珍惜團隊給予自己的一切,努力使自己在團隊中獲得成長。因為團隊讓你得以生存和發展,如果你離開了團隊,失去了團隊精神,那麼你就成了掉隊的孤雁,處處充滿著艱辛和威脅。

在企業裏,隻要每一個員工能夠將大雁的這種團隊精神深深地根植於自己的心中,相信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和完成不了的工作任務。

3.向螞蟻學習團隊精神

在英國,曾有一位科學家把一盤點燃的蚊香放進蟻巢裏。開始時,巢中的螞蟻驚慌萬狀,不知所措。過了十幾分鍾後,便有許多螞蟻紛紛向火中衝去,對著點燃的蚊香噴射出自己的蟻酸。由於一隻螞蟻能射出的蟻酸量十分有限,而導致蟻群中的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是,它們前仆後繼,幾分鍾便將火撲滅了。活下來的螞蟻將戰友們的屍體移送到附近的一塊墓地,蓋好了薄土,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