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和默多克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個人擁有財富價值的意義,而達到了“富國”的境界。他們用社會總淨值的增損來判斷個人行為合理與否。隻要社會總淨值增加了,自己損失一點也不算什麼;相反,如果社會總淨值減少了,自己即使收獲了一定的財利也是損失。
在世界廣告界,有著一個至今為止仍懸而未決的大問題,那就是 19世紀美國零售巨頭約翰·華納梅克(John Wanamaker)的著名悲歎:“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浪費了一半,問題是我不知道哪一半被浪費了。”約翰·華納梅克是費城的一位著名商人。他不僅在1870年開創了百貨公司及發明了標價簽,而且他還是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廣告主——他是第一個在報紙上做廣告的人,當時他就在報紙上買版麵宣傳自己的商店。他這句著名的悲歎演變成了“華納梅克浪費率”,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廣告界和企業界口耳相傳。它是企業決策者們經常反思的戰略問題:“我做了這麼多的廣告,但不知如何確切評判效果,更不知什麼時候、什麼樣的廣告起了作用”,“如果我知道我的廣告有效果,我就會投更多的廣告費”,“我現在雖然知道我的廣告費的一半浪費在哪裏,但我卻無能為力”,“現在不是浪費一半的問題,我發現我的廣告費全浪費了”。“華納梅克浪費率”成了廣告界的“費馬大定理”。
由於華納梅克浪費率的存在,企業主們慢慢發現,廣告一旦開始投入,就無法停止,就像童話故事裏的紅舞鞋,穿上容易,卻再也脫不下來。不過,要想減少廣告浪費,首先應該解決的是廣告依賴問題。對於廣告的最終效果,企業應該做出理性評定,如果一味依靠廣告,不僅會對受眾造成審美疲勞,從而引發反感,也會使企業的品牌形象一損再損。甚至威脅到生存的根本。
處在信息社會的每個人都是信息的中心,這也決定了海量廣告的投放與有效對接之間存在矛盾。而為了使盡可能多的廣告能夠實現與消費者的對接,海量投放就成了許多廠商的無奈之選。但廣告也並不是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所以企業主對於那些大量投放在廣告上的費用應該理性對待。
未雨綢繆,為明天而儲蓄
李嘉誠在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說:“任何事業均要考量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風險,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過去我在經營事業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經濟方麵的起伏。我常常記著世上並無常勝將軍,所以在風平浪靜之時,好好計劃未來,仔細研究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解決辦法。”
2008年 11月 21日,《商業周刊》雜誌對李嘉誠進行了一次特別采訪,李嘉誠毫無保留地向所有觀眾闡述他多年經商的心得——花 90%的時間考慮失敗。李嘉誠認為,經商就像是軍隊的“統帥”必須考慮退路一樣,任何事業都要量力而行,在市場繁榮的時候要看到潛在的危機,以及研究出當它來臨時如何應對的措施,這樣才能平衡風險。在外人看來,長江集團 50年來,總能在危機之時異軍突起,純粹是李嘉誠幸運。如 20世紀 60年代後期,李嘉誠在塑膠行業即將沒落的時候轉入房地產;在 1989年政治疑雲重重的情況下,李嘉誠又前後投資上海和深圳的港口生意。事實上,在這些決定做出之前李嘉誠都是經過了精細嚴謹的調查研究。
李嘉誠稱自己做事比較小心,很多人一時春風得意,一步走錯就變為窮光蛋,而他做事都是步步為營。在創業的道路上,李嘉誠經曆了太多波折和考驗,也使他對經商的困難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每做一件事,李嘉誠都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間斷地發現機會和創造機會,並且無論環境如何惡劣,他從不懈怠;無論取得多麼巨大的成就,他永不滿足,總是腳踏實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創業路上,一帆風順者很少,創業之路上總是充滿坎坷、布滿荊棘。要想走得遠,就得先考慮失敗,想好應對失敗的方法,如此才能在失意時保持冷靜、從容應對。
一些人曾試圖解析李嘉誠的成功。他們發現,一直以來,李嘉誠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總能在一項業務的極盛時期洞悉其危機所在,未雨綢繆,然後迅速做出新的部署和嚐試。當年正值塑料花行業大行其道時,大有帶動香港工業騰飛之勢。然而李嘉誠卻看到了這個行業背後的盲點,認清它前途有限,於是逐漸轉向房地產發展,全力開拓房地產市場,並在接踵而來的房地產高潮中獲得可觀的回報。那時的李嘉誠,已經成為香港炙手可熱的富豪級人物,可他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在香港房地產最高峰時看到了這個行業的潛在危機。1997年,他開始不斷出售手上的物業,竭力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把資金分投於基建、電信、零售、服務等諸多領域,使集團避過了金融風暴中樓價大跌的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