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好名聲是永久的財富(1)(2 / 3)

一天,林燕妮到長江實業的總部洽談生意。李嘉誠卻絲毫沒有擺架子,而且想得十分周到,專門派服務員在地下電梯門口等待,把林燕妮等人接到了樓上。恰好那天下雨,林燕妮被雨水淋濕,李嘉誠看到這種情形,連忙幫她脫下外衣,並親手掛在旁邊的衣架上,沒有一點兒大老板的做派。

無論對待生意上的合作夥伴,還是身邊的員工,李嘉誠都平易近人,為人處世讓各方都滿意,能有此修為的人實在難得。這幫助他在生意上取得了更大成就,事業蒸蒸日上。追隨李嘉誠 20多年的洪小蓮,談到李嘉誠的合作風格時說:“凡與李先生合作過的人,哪個不是賺得盤滿缽滿!”

加拿大名記者 John Demont對李嘉誠的為人更是讚歎不已:“李嘉誠這個人不簡單。如果有攝影師想為他造型攝像,他是樂於聽任擺布的,比如他會把手放在地球模型上,側身向前擺個姿勢。”

李嘉誠成為商界的一個傳奇,榮耀的由來固然離不開他的勤奮和聰明,但是他每每談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時,卻一再強調良好的處世哲學和用人之道。李嘉誠認為,有什麼樣的領導人,就有什麼樣的公司。領導人的風格就是公司的風格,領導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會滲透到公司的每一個角落。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商人的素質直接決定著公司發展的方向和成敗。

萬通地產的 CEO馮倫在香港曾與李嘉誠吃過一次飯,這次經曆使馮倫對李嘉誠敬佩有加。一般來說,社交場合座次安排是很有講究的,不同的位置代表身份的高低,很多人都為這個問題傷透腦筋。對於這個問題,李嘉誠卻處理得近乎完美。為了避免因座次問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李嘉誠采取了抽簽的方式讓嘉賓按簽就座,這樣就免去了一番推讓。

按照慣例,就餐前東道主都會先講幾句話。在嘉賓熱烈的掌聲中,李嘉誠彬彬有禮地說:“我把生活當中的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吧。”李嘉誠是潮州人,為了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聽懂,他分別用普通話、英語、粵語各講了一遍,充分照顧到了在場的每一

位客人。

那次聚餐,李嘉誠一共邀請了四桌客人,為了照顧到每一桌的客人,他在每桌都坐 15分鍾,四桌正好是一個小時。宴會結束時,李嘉誠堅持與每個人一一握手道別,就連服務員也沒有落下,他還禮貌地把大家送到電梯口,直到電梯關上才離開。整個宴會過程,與會者無不被李嘉誠的注重細節所感動。

《遠東經濟評論》曾經這樣評價李嘉誠:“有三樣東西對長江實業至關重要,它們是名聲、名聲、名聲。”李嘉誠在加拿大投資赫斯基石油之後,他的名字在當地家喻戶曉。一些合作夥伴和大財團首腦都高興地說:“我們都很信賴李嘉誠,李嘉誠往哪裏投資,我們就往哪裏投資。”

這種信任和支持,不是金錢可以買來的,它是李嘉誠憑借自己多年積累的誠信、睿智積累而來的。李嘉誠時刻銘記自己“中國商人”的身份。在香港,從英屬殖民地到回歸祖國懷抱的整個過程中,他始終以華資財團的代表人立場,向英資企業和財團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購和兼並戰,從而成為華資崛起的領頭人。反過來,憑借良好的口碑,李嘉誠在內地大舉投資,獲利豐厚,這又是金錢之外的力量所作用的結果。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領導者隻有具備了這種謙和的態度才能無往不勝。在做人方麵得到了別人的認同,就容易贏得合作,從而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在與人交往上,李嘉誠非常注重待人謙和。中國自古就有“和氣生財”的說法,大家關係好了,才有合作的可能。所謂“和”就是與人為善、相互幫襯。

生意場上誠信很重要,年輕人要一諾千金李嘉誠說:“如果想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出承諾,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誠信不僅體現出一個企業的內在品味,更外在地表現在他的市場信譽與榮譽上,所以我們說無論是做人還是經商,誠信是企業之本,是基本、也是根本。

常言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的便是人要講誠信,說過的話要算數,說到做到。季布一諾千金,他落難的時候,才會有朋友願意冒著生命危險來救他一命,可見誠信有多重要。誠信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一個企業想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和用戶的認可。企業不僅要對用戶真誠,對自己的員工也要做到真誠以待,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