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聲是你的商標,是你價值的體現
許多人會以“富可敵國”來形容李嘉誠,但對李嘉誠而言,生命的豐盈並不僅僅在於金錢的多少。李嘉誠更珍視自己的名譽,“名譽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時候比第一生命還重要”。
李嘉誠一向對自己的行為十分檢點,比如他對那些港姐、亞姐、女明星、女藝人等從來敬而遠之,更不會與她們合影。香港某刊物曾欲以 40萬港元的天價重金懸獎李嘉誠與女明星的合照。
其實這也實屬無奈之舉,很多成功的商人因為行為不檢點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李嘉誠一生視名譽為生命,甚至比生命還重要,在他看來,清譽往往比榮譽更為重要。李嘉誠處世非常謹慎,就算是很細小的問題,他也會認真對待,以免給對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或產生什麼不好的想法。不知內情的人都以為,李嘉誠對自己“超人”的稱號早已坦然接受,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位記者在訪問時直接稱他為香港商界的超人,但李嘉誠馬上避嫌說此話有點誇大其詞,我就是個普通人而已。
要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商人就要檢點自己的行為,錢可以少賺點,但名聲是你的商標,體現了你的價值。李嘉誠在生意上的成功,離不開他注意加強個人修養、重視名譽。他無論是在親人朋友,還是社會公眾麵前都保持了好名聲,也表現出勤懇的一麵,和每個人都能融洽相處。
李嘉誠說:“名氣就是你店鋪的名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如果企業沒有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必然樹立不起長久不衰的大旗,更談不上什麼發展前途了。經營生意要先經營名氣,名氣好了,生意自然就好,財富自然也會滾滾而至。因此,李嘉誠特別注重經營和挖掘“品牌”這個無形資產。
1973年秋石油危機的爆發使全球經濟陷入低穀,香港也難逃危機的影響。就在這時,李嘉誠做了一件至今仍為香港商界津津樂道的事。當時香港的塑料都是依賴進口,在價格方麵香港企業根本沒有什麼發言權,幾乎全部由進口商壟斷。此時又趕上石油危機的爆發,這些進口商更是落井下石,為了獲取更豐厚的利益,將塑料原材料的價格不斷抬高,從原來每磅 0.65港元漲到每磅 4~5港元,漲了將近 10倍!
時任香港潮聯塑料製造業商會主席的李嘉誠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決心為商界出一把力。當時,李嘉誠已將經營重點轉移到了房地產上,這場塑料爭奪戰對他而言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但李嘉誠還是決定解救這一行業於危難之間。他倡議數百家塑料廠聯合成一個大的塑料原料公司,由聯合公司出麵直接向國外進口塑料原料,如此就可跳過進口商從國外直接進口。原料進口後,按市價分配給各大股東廠家,如此,進口商壟斷的局麵就瓦解了。此外,李嘉誠不僅將長江實業 12.43萬磅的庫存原料以低於市價一半的價格賣各個塑料廠家,還把長江實業 20萬磅的配額原料以原價優先轉讓給對原料需求大的廠家。
李嘉誠此舉不僅在短時間內幫助了數百個廠家,對整個香港塑料界的貢獻也是舉足輕重的,他一度消除了籠罩在香港長達兩年之久的塑料危機的陰霾。李嘉誠也因此被香港塑料界奉為“救世主”,而良好的名譽和聲望回饋的是不盡的生意和財富。
經營品牌是高層次的經營,它強調的是一種獲取勝利的省心術、省力術。品牌的經營表明:不管你幹什麼事,不要隻知道一味猛幹、蠻幹,死命地去做,而要學會“詩外功夫”,在別人沒有注意的地方多動腦筋;要了解潛效應的作用,可以先打響自己的名聲,然後再謀劃其他的事。這一策略最大的好處就是事半功倍,小投入換得大回報。
好名聲能夠給你帶來事業坦途
任何一個有誌把生意做大的商人,心中都懷有自己的商業夢想。但是你的企業能夠發展成為多大規模,生意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基本素養。李嘉誠說:“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對你的事業非常有幫助。”
香港廣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曾主持過廣告公司,與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有密切的業務往來。談到李嘉誠,林燕妮總會豎起大拇指。那時候,香港的廣告市場是買方市場,大都是廣告商有求於客戶,而客戶絲毫不必擔心找不到好的廣告公司。時間一長,就滋長了客戶企業盛氣淩人的強硬態度,根本不把廣告公司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