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叫我小歐就行。”
“那好,小歐,學過唱歌麼?”
“音樂課算麼?”
“嗬嗬,沒關係。不要緊張,我們先來唱唱音階。”
歐維毅先是跟著唱了十幾遍音階,然後唱了三首自己抄的歌,算是把中英文,搖滾,流行,民謠都唱了個遍,最後又拿著戴斯聰給出來的歌譜唱了幾首練聲曲。唱得自己快斷了氣,戴斯聰才叫了停。
“好了,好了。我了解得差不多了。”戴斯聰看了看歐維毅,又轉向鄭東翰:“他和你們簽約了?打算怎麼提高?”
“大概半年時間,他就要進棚,能行麼?”
“半年麼,如果隻是進棚還好。”戴斯聰略微送了口氣:“隻要小歐認真學,問題不大。小歐從來沒學過是件好事,這樣沒有頑固的壞習慣,改起來容易。他的樂感,音準都挺好,嗓子也還可以,共鳴不錯,應該有前途。”
歐維毅心裏苦笑,他清楚這個共鳴是他前世為了英文發音硬生生改出來的,因為英文比中文元音多,發音位置靠後,嘴要張得大。穿越了之後,說英文的習慣還是和以前一樣,粵語是新學的,普通話也相當於重學了一遍,結果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不過我的高音總上不去怎麼辦?”
戴斯聰搖了搖頭:“你不是高音上不去,是上去了太假,太薄。這裏麵有好幾個問題,是最基本的,你要學會呼吸。”
他走到歐維毅跟前,用手拍了拍他的小腹:“你是不是唱高音的時候,小腹往裏收?”
歐維毅從來沒想過這個,試著唱了兩句:“嗯,沒錯。”
“你信不信隻要把這個改了,音域就能多半個八度?”
“我信,隻要您能教我我就信。”歐維毅一副乖孩子的模樣。
“那行,你就跟我學吧。”戴斯聰點了頭,和鄭東翰說了兩句,又和歐維毅說清楚學習時間和學費。歐維毅因為是初學,怕他自己連錯了,加上時間比較緊迫,所以每周上兩次課。算了算時間,歐維毅隻能減少了一次和樂隊合練的時間,另外再拿出一個周末上午來,另外每天還要至少練一個小時聲。
在大多數技術的練習上,有一個一萬小時理論,也就是說任何人想把一門技術練到專業級,哪怕是天才,都需要一萬個小時的練習,天才隻是區分在專業領域內的高低,比如有人可以開獨奏演唱會,有人隻能當老師。而歐維毅自己有個一千小時理論,就是說任何一門技術練到一千個小時,你就可以入門了,可以體會這麼技術的真正內涵,欣賞這門技術,把自己和一般人區別開,這是他從自己學書法,國畫,象棋,吉他,攝影,跳舞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需要達到業餘高手的時間。
這麼算下來,我唱歌至少要等到83年才算入門啊,難道以前唱K也可以算進去,還是因為以前基本都是自學?和鄭東翰道別,約好了晚上吃飯的地方,歐維毅一邊暗自嘀咕,一邊聽老師講課。
這一堂課內容不多,戴斯聰先給他講了呼吸的問題,告訴他唱歌的時候橫膈膜要頂,所以小腹要感到往外挺才對,然後告訴他如何在唱歌的時候用腰力頂而不是用腹肌去擠高音,最後是教他的是如何開嗓,告訴他練到唱歌的時候覺得鼻子震才行。
等歐維毅離開時,他覺得自己其實是白唱K了。
(感謝青牛兄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