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維毅喝了口啤酒:“我的意思是,既然評獎為什麼不把所有的華語電影都包進來呢?”
“和金馬獎一樣?”
“當然不一樣,金馬獎會把獎給大陸的片子麼?”
“維毅兄說的這個,比前兩條還難辦。”文俊搖搖頭:“我們這個雜誌恐怕還沒有那麼大麵子,讓兩岸三地都來參加。這樣吧,我回去和同仁商量一下。這個讚助,能不能給我個大約數目,我好和大家說。”
歐維毅盤算了一下:“我可以打個包票,全額讚助。你們能擺出多大的席麵,我就有多大的胃口。當然既然全額讚助,商業開發的收入我要拿大頭。”看著文俊的表情,歐維毅心裏暗歎了口氣,說得好聽,不如直接砸錢動人心啊:“一百萬,是港幣還是美金,看你們能做出多大席麵。”
一百萬?還可能是美金?文俊正在喝酒,一口酒就噴了一半,一邊咳嗽著一邊問:“一百萬?”他們的打算不過是租個地方,搞個晚宴,加上頒獎禮,有個幾十萬港幣就夠了,沒想到歐維毅一張嘴就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不信?”歐維毅掏出支票本,開了張一百萬的支票,隻不過日期填在了一周以後。把支票推倒文俊麵前:“隻要具體的細節談妥,這張支票就可以兌現。如果能解決我說的三個問題,我再開五百萬支票給你。”
“歐生,你這是打算買個獎?幾個獎?”接過支票,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文俊實在找不出任何其他理由解釋歐維毅瘋狂的行徑。
“我個人可以永遠不參評。珠城我隻是小股東,而且這個讚助也和珠城沒有任何關係。”歐維毅不動聲色地說:“不過我建議注冊個非盈利團體來做這件事。”歐維毅這麼大方其實也是在買名,反正他要真打算搞文化產業反哺文化的話,這樣的傻事他估計要做上很久。而且如果真的能把這個獎提高到比後世金像獎還權威的地位上,他對電影業的影響力可以迅速擴大到數百倍於一個邊緣電影人的地步。至於錢數,其實是他估計失誤了,他前世工作過的廣告公司曾經協辦過一個國內的電影節,當時那個電影節的預算是近五千萬,他估摸了下物價指數就折算過來了。
“行,行,那我會盡快和大家拿出個方案來。”文俊聽了歐維毅的承諾,放了一半的心。心裏有事的他這酒也有些喝不下去了,又給歐維毅送上了一堆恭維話,匆匆分手後就回家給其他幾個編輯打了個電話。
“阿俊,你喝糊塗了吧?”
“還有這種人?看起來比我們還愛電影啊。”
“他真說他永遠不參評?”
“要做到多大,才有一百萬美金可拿啊?”
“這下可以不做義工了吧?”
“要不,大家一起見見這個人吧?”
兩天後,歐維毅出現在了《電影雙周刊》狹小的編輯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