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金像獎(1 / 2)

“確實有事。剛才吃飯的時候聽歐生說經常在我們雜誌上找外國片子的影訊,不知道你對香港電影感覺怎麼樣?”文俊還是習慣性的兜了個圈子。

歐維毅抬眼看了看他,摸不清他的想法,不過也並不在乎他怎麼想的。歐維毅覺得大多數時候他已經不需要掩飾自己的想法了,更不要說故意去討好對方了:“香港電影處在一個很好的時期,這兩三年片子的類型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好看。我覺得你們把這個叫做新浪潮叫得很對,但這股浪潮出來得比國外晚了不少,水平比國外的還差一些。”

“歐生說得好。”文俊鼓了兩下掌:“我們雜誌的宗旨就是要推動香港電影的進步,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不過目前雜誌的影響力還不夠大,所以我們打算辦一個電影獎,鼓勵那些優秀電影。”

《電影雙周刊》,電影獎?這是金像獎的前奏?歐維毅來了興趣:“這辦法不錯,詳細說說?”

聽著文俊的描述,歐維毅的眉毛漸漸皺了起來。在文俊嘴裏,這個金像獎基本是他們雜誌自己過家家的一個玩意,不過是把過去每年電影雙周刊評十大電影的活動改成了一個電影獎的形式,然後搞個頒獎典禮,和後世的金像獎沒法比,和歐維毅“理想”中的電影獎更沒法比。

“文俊兄,這個電影獎我可以讚助。”歐維毅看他繞了半天圈子,核心的意思還是拉讚助也就快刀斬亂麻地給了對方一顆定心丸。:“不過,我對電影獎有點想法,能不能和大家一起談一談?”

“當然可以。”文俊一聽前半句挺高興,但後半句讓他有點猶豫:“不過,歐生,我們的宗旨是公平,公正……。”

“不會讓你們給珠城的電影開後門的。”歐維毅聽懂了:“我是覺得這個獎可以搞得更大一些。”

“更大一些?”文俊沒想到拉讚助拉出這麼一個結果來。

“今天酒有點多,我就隨便說說。”歐維毅:“一個是光是你們幾位編輯評獎能不能服眾?二是光是吃一頓飯,領個獎,電影界同行能不能買賬?三麼,文俊兄可知道香港電影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夠商業化?這個也不算什麼優點吧。”文俊略帶苦笑地說。

歐維毅搖了搖頭:“看來文俊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在我看來香港電影的最大優勢是夠包容。台灣那邊是戒嚴時期,左派的通通得死,大陸也差不多,右派的通通得死。但是香港就好,右派的不必說,左派雖然受壓製但好歹有一片天空。另外麼,各類型的片子都有,包括那些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法拍的“內容不夠健康”,不符合“中國傳統道德”的片子”。歐維毅和胡姻夢偶爾也會談到台灣電影,所以他對台灣電影的審查製度也不陌生,簡單說和20年後大陸電影的審查標準差不多,不夠健康,上進的都不行。當然什麼叫健康,上進自然是電影局說了算。

“維毅兄的意思是?”歐維毅說的話文俊基本認同,但是這些和電影獎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