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汽車銷售流程與技巧(3)(1 / 3)

7.3 汽車展示與介紹技巧

7.3.1 車輛展示的方法與技巧

汽車是一個技術複雜的產品,通過靚麗的外形、別致而考究的設計來顯示汽車貼近人性的一麵。車輛展示是銷售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車輛展示讓客戶產生直覺的感官效果,感受汽車的使用價值,使客戶更加詳細地了解汽車產品,相信汽車產品的性能所帶來的利益,激發客戶對汽車產品的購買欲望。

汽車陳列在汽車銷售企業的展示店內,用以詮釋汽車生活理念,衝擊消費者的視覺感官,以引起客戶的極大興趣。

1.車輛展示的要點——規範管理

(1)規範管理的內容。首先要對車輛展示進行規範管理,它可以概括為整理、整頓、清理、清潔、素養等管理,即汽車服務企業的5S管理。

(2)規範管理的執行要點。具體包括:

①要方便客戶的參觀與操作,為客戶提供規範的服務。

②注意車輛型號及顏色的搭配,同一個品牌的車有不同的係列和不同的款型,應搭配展示,最好選擇幾種不同顏色搭配,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同時,還要注意車輛擺放的角度。

③突出重點。需要重點展示的車輛要放在顯眼的位置。一般來講,小的展廳也能放三四台車,大一點的話會放得更多一些。應將“旗艦”車型置於適當的位置來突出它,還可以利用燈效來凸顯其特色。

2.規範管理的執行標準

(1)按規定擺放車輛的展示說明牌。汽車銷售企業或者汽車4S店在擺放汽車展示說明牌時,要按照統一方式放置,使整個展廳呈現出規範、整齊的布置格局,突出協調性、一致性、規範性和合理性。

(2)展車的衛生情況。具體包括:

①指紋。車輛漆麵的光潔度非常高,車門把手上麵都比較亮,隻要手觸摸到門把手或車身,馬上會留下指紋,銷售人員應及時清理,隨時保持展車的清潔。

②水痕。展示中車身絕不應該有水痕。有的4S店會在車輛進展廳之前先用水衝一衝,洗一洗,然後用專用抹布把車給擦幹,但是有時夾縫等處會有一些水痕,這是不允許的。

③灰塵。車輛內外,凡是視線範圍內的位置絕不允許有灰塵。

(3)細節。展示車輛時,應關注以下細節:

①輪轂上的品牌。當車停穩以後,應確保輪轂上的品牌與地麵呈水平狀態。

②導水槽。輪胎上的導水槽要保持清潔,因為車是從外麵開到展廳裏麵的,難免會在導水槽裏卡一些石子等異物,這些異物都應去除,應將導水槽洗幹淨。

③座位的距離。前排座位應調整到適當位置,而且前排兩個座位從側麵看位置和靠背傾斜的角度應一致,而且座位與方向盤也要有適當的距離,以便於客戶進出。

④新車的塑料套。新車在出廠時,方向盤上麵都會有一個塑料套,還有一些倒車鏡、遮陽板都是用塑料套套起來的,應該將其取下。

⑤後視鏡。後視鏡必須調整好,保證客戶坐在裏邊很自然地就能看到兩邊和後麵。

⑥方向盤。要把方向盤調到最高,如果方向盤太低,客戶坐進去後會感覺局促,從而會認為這輛車的空間較小。

⑦儀表盤上麵的石英鍾。要按北京時間調準。

⑧空調的出風口。要試一下空調的出風口,保證空調打開後有風。

⑨汽車上的開關。要關閉汽車上的各種開關。

⑩收音機。一般收音機預設五六個廣播電台,都應把它調好。同時,要保證其中有一個當地的交通台和一個當地的文藝台,這是一個嚴格的考核指標。?左右聲道。車門上的喇叭分左邊的和右邊的,喇叭的音響是可以調整的,兩邊的聲道應調好平衡。?音量。音量不能設太大,也不能設太小,應配一些光盤並專門保管。當客戶要試音響時,選擇能體現音響音質的光盤。同時,要兼顧客戶的欣賞品位。?安全帶。有的後排座位有三個安全帶。安全帶不能散在座位上.必須把它折好以後用一個橡皮筋紮起來,一半塞到座位縫兒中,一半留在外麵。?腳墊。一般展車裏麵都會放一些腳墊,各汽車銷售企業都會事先製作好標誌性的腳墊,例如,沃爾沃的腳墊上麵應有沃爾沃的標誌,擺放的時候應注意標誌的方向。同時,腳墊髒了以後要及時更換。?後備箱。展車的後備箱不應放太多物品,放置時要合理安排物品位置,同時注意各物品要擺放端正,警示牌應放在後備箱的正中間。?電瓶。必須保證展車電瓶有電,以免影響其性能展示。?輪胎。輪胎洗幹淨是不夠的,還要對其進行美容保養,輪胎的下麵應使用標誌性的墊板,以給客戶一個整體的良好感覺。

3.汽車展示應注意的事項

(1)有關汽車的信息。

①提供正式信息。汽車消費者要求汽車銷售企業提供全麵、完整的信息,而且該信息必須在宣傳手冊上或者汽車製造商提供的書麵說明書上。

②適當提供非正式信息。汽車消費者也會需要一些非正式信息。非正式信息對於銷售業績的增長有時會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

(2)堅持標準化的銷售展示流程。一個專業的汽車銷售人員需要許多實際而且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根據對中國汽車消費者的調研,客戶通常會訪問三四個汽車銷售企業,才最終決定在哪家汽車銷售企業購買。汽車銷售人員實際上是在與其他汽車銷售企業的銷售人員競爭。因此,如何在潛在客戶的頭腦中率先確立銷售人員的專業形象非常重要。例如,當客戶接受了銷售人員傳遞的看車要看五個方麵的理念後,他會認為能夠全麵、係統、有邏輯地介紹看車五個方麵的銷售人員才是專業的。客戶在訪問其他汽車銷售企業時,也會對銷售人員有同樣的要求。如果該汽車銷售人員沒有進行同樣的介紹,就會失去機會。因此,汽車銷售企業要堅持標準化的銷售展示流程,對銷售人員進行嚴格培訓。

(3)汽車銷售企業展廳大小適中、功能齊全。在展示汽車產品時,要使客戶可見、可聽、可感知。聽和看很容易滿足,而對於感知,則需要適當的場地和功能分區。

①汽車展廳整體上應追求明亮、功能齊全、個性鮮明。展廳麵積能滿足使用要求就行,不易過大。否則,其功能越容易被淡化。

②設計最佳展示效果。展廳中各功能區應標誌清楚,燈光柔和,車輛擺放合理。對於大型展廳,離門口不遠處必須有3輛展車,分別展示該車的前、側、後三個方向。如果是側麵造型特別精美的車型,展示側麵的樣車應被布置在大門正前方,並專門搭建展示台,盡可能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個展廳都應有一個主展台,在展示正麵時切忌正對大門,應略側一下,否則頗顯呆板。在主展台的燈光運用上,如果想突出車輛的流線效果,就應充分利用側光源而非投射光源,以達到展示的最佳效果。

③各功能區設計合理。在汽車展廳中一般兩輛樣車間的距離為3~4個車門。車輛間距與車輛檔次也有關。

7.3.2 車輛介紹的原則與技巧

1.資料準備

汽車銷售員在為客戶現場介紹車輛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方麵,要準備客戶資料,利用顧客資料卡等,認真了解客戶的情況,以便與客戶進行很好的溝通,拉近與客戶的關係,在介紹時有的放矢。另一方麵,要準備有關汽車的知識。銷售員應該對所介紹的汽車非常了解,甚至是一個行家,這樣在為客戶介紹時,才能解答客戶提出的疑問,否則無法打消他們的疑慮,會使汽車的銷售成為泡影。

2.成功開場

在介紹時,選擇一個成功的開場方式也是相當重要的。銷售員可以從客戶最關心的問題說開去,逐步引導客戶了解汽車,給自己創造一個解說的機會,因為如果連這種機會都沒有的話,銷售更無從談起。

3.靈活運用車輛說明

在這一階段,銷售顧問要進行大量的提問和傾聽。提問有助於吸引客戶的注意力,銷售顧問聆聽客戶的回答,可以在雙方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的關係;在傾聽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銷售顧問就可以向潛在客戶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介紹方法時,應富有創造性,並努力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銷售顧問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暗含著對潛在客戶的關心與興趣。銷售顧問越多地傾聽潛在客戶的談話,客戶就會越喜歡並信任銷售顧問。由此,銷售顧問可以與潛在客戶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在明確客戶存在的問題之後,銷售顧問就要準備解釋並生動地描述相關產品的屬性(Features或Fact)、優點(Advantage)和利益(Benefit),這被稱為特征利益法,又稱FAB法。銷售顧問在描述產品的過程中,要注意采用“六方位”繞車講解。同時,在描述產品的過程中,銷售顧問要與客戶不斷地交流,描述要針對客戶的需求,可以有針對性地從造型與美觀、動力與操控、舒適實用性、安全能力以及超值性的表現五個方麵來介紹汽車產品。

4.請客戶試車

若客戶要求試車,就要進入車輛演示服務,其目的是使消費者對車輛性能有直接的感性認識,進一步加強消費者的購車欲望,並體現產品的安全、高質量,顯示不同型號和選裝件,並給每一位有需要的客戶提供試車的機會。

演示開始前,要進行必要的檢查,並告訴客戶車輛的概況。如果客戶要求親自駕駛,應做好如下準備和檢查工作:認真檢查車輛的各個部件運轉是否良好;複印客戶的駕駛證,以確保客戶的駕駛安全;與客戶確定試車的路線和注意事項;請客戶簽署保證書,等等。

資料選讀喬·吉拉德——讓顧客參與操作

“我們賣的不是牛排,而是賣牛排在鐵板上所發出的滋滋聲。”——喬·吉拉德

因為我(指吉拉德,下同)的客戶大都已經擁有汽車,他們幾乎每天都必須用到車子,而且街上也有幾近於一億輛的車子在跑,因此,我如果隻單純推銷雪弗蘭汽車,可以想見絕對無法完成交易。

“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客戶心甘情願地購買呢?”首先,所推銷的車子必須是觸感的,坐起來舒適的,令人產生擁有欲望的新車,然後即使眼睛被蒙起,坐上去後任何人也能馬上知道這是新車的那種氣味,一旦坐上新車聞到那個氣味,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覺得飄飄然,而心想無論如何都要得到這輛車。我讓客戶試車的主要目的便在於此。

不過,會有很多推銷員不同意這種做法,認為“這樣做並沒有效果,他們又不是第一次開車,其實最重要的是價格的問題”,說這種話的人可以說一點都不了解人性。

我直到今日仍未忘記我生平第一次手上拿著電鑽時的那種興奮之情,那是鄰居小朋友收到的聖誕禮物。當那位小朋友打開包裝拿出嶄新的電鑽時,我從他手裏一把搶過來,接上電源,隨即迫不及待地尋找各種東西來打洞。此外,我也曾記得初次開新車時的愉悅情緒,雖然當時我已經是個大人,不過以前我所開的全都是破舊的中古車,而那一次,是在戰後不久,我的一位鄰居買了新車,剛開回家的當天,便應我的要求讓我試開,一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有忘記內心的深刻感觸,亦即屬於新車的那種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