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齊能化工非法集資案(1 / 3)

引言

2011年12月10日,青島齊能化工有限公司的新任董事長劉迪因涉嫌非法集資數十億元被山東省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拘捕。以同樣罪名被拘捕的還有齊能化工另外8名管理層人員,另有10餘名工作人員被刑事拘留。

繼吳英、曾成傑之後,劉迪成為又一個因非法集資而身陷囹圄的企業家。從創立之初到旗下擁有20餘家企業,到持股兩家上市公司,昔日風光無限,如今卻是千瘡百孔。

對於齊能化工的崩塌,我們無不惋惜,畢竟作為一個以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起來的實業帝國,其旗下資產涉足煉油、化妝品連鎖、超市、房地產等多個產業,如果不是涉案違法,或許它能走得更遠……

但是在哀其不幸的同時,我們也怒其不爭。合法經營,通過正規渠道融資也令許多民營企業走向了成功,齊能化工卻為了走捷徑而去觸碰法律的禁區。同時,透過這次的非法集資案,也讓我們看到了齊能化工內部管理的種種缺陷。

齊能化工非法集資始末

發家史

齊能化工的前任“當家”劉潮山早年曾在中國石化齊魯石油化工公司任職,能言善辯的他在石化係統人脈頗廣。2005年2月,國務院出台《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為民營資本進入石油上遊產業提供了政策依據。2006年,根據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條款,中國將在年底開放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當時,頗具商業頭腦的劉潮山看準了石化行業的潛在能量,在國家對民營資本進入石油市場的準入政策相對放開時,他便開始經營起自己的石化生意。

2007年7月31日,劉潮山以120萬元的資本注冊成立了青島東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經營化工產品、計算機軟、硬件及配件,建築材料等,並提供投資谘詢(不含期貨、證券)。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公司初具規模。同時,青島東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開始了吸收民間資本進行產業擴容的步伐,並相繼在淄博、聊城、梁山等地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在此後的兩年間,青島東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陸續在各地通過許諾高額回報率的方式吸收民間資金,但所籌金額並不大,公司規模也未實現“大踏步跨越”。為分散風險,青島東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當時還將部分資金投向了基金公司。

轉機出現在2009年左右,劉氏父子的口碑信譽開始大範圍口耳相傳,加之旗下極具融資說服力的石化實體企業,吸引青島、淄博、煙台在內的山東省多個地區的投資者紛至遝來。手持大把現金的劉潮山父子開始有了新想法,青島東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從此前的“煉廠+集資”發展模式演變成為“實業+民間融資+資本市場”的多元化格局。就此機會,劉潮山喊出了將打造除三大國有石油公司外,全國最大的綜合性民營石油企業的口號。

2010年1月,通過股權收購的方式,青島東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青島齊能化工有限公司。同年2月,劉潮山為再次擴大公司規模,成立了青島萬家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齊能化工民間融資的重要平台之一。同時,齊能化工還進軍了化妝品連鎖、超市、房地產等多個產業,旗下的“繡購”化妝品連鎖店有上百家店麵。除此以外,齊能化工還對外宣布將在兩三年內控製兩家上市公司。為保證企業發展壯大所需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支撐,劉潮山陸續成立了天津潤泰投資有限公司、天津鑫彙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和青島中融合發投資有限公司,與萬家石化一起,作為齊能化工四個吸收民間資金的基金公司。

2010年,劉氏家族帶領下的齊能化工進入迅猛的業務擴張期,而這一結果恐怕要直接歸功於數萬投資者先後奉上的數以億計的真金白銀。

2011年8月,家族靈魂人物,齊能化工創建者——劉潮山去世。但這並未影響劉氏家族的整體運營,其大兒子劉迪隨後走馬上任,全麵接手了家族旗下各路資產的管理大權,並繼續大力吸收民間資本以實施戰略擴張。截至2011年年底,齊能化工旗下的公司已達24家,其中包括7家煉油廠和4家投資公司,以及青島英圖石油有限公司(簡稱“英圖石油”)、華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最美商貿有限公司、青島江山秀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楊淩農村信用社、天藝國風公共藝術設計院、青島美麗彙商務管理有限公司、美麗彙(香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六月一號玩具城等。

不斷壯大的齊能化工成為青島當地的明星企業,被青島市政府評為優秀企業。長時間裏,齊能化工的名字時常占據著當地媒體的重要位置。青島電視台曾對齊能化工進行過專門報道,稱齊能化工在短短三年時間裏由一個民營企業發展到固定資產3億多元,年創利潤1億多元的擬上市企業。董事長劉迪更是於2011年榮登胡潤富豪榜,在山東地區排名第53位。

借殼上市

滾雪球似的資本積累和不斷壯大的企業規模,讓劉氏家族看到了公司上市的希望。為實現最終的成功上市,以及兌現之前做出的“將在兩三年內控製兩家上市公司”的承諾,齊能化工開始了借殼上市的計劃。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的方式,齊能化工從2010年8月起開始買入ST長信股票,到9月舉牌時已持有ST長信股份達449.63萬股,占其總股本的5.15%,直接威脅當時持股7.75%的第一大股東陝西華漢的地位。為了掌握重組主動權,ST長信緊急停牌籌劃重組事宜,並於2010年11月8日公布重組方案。伴隨著2010年年底齊能化工的高位增持,陝西華漢也在當年四季度增持了ST長信的股票,使其持股比例上升到11.56%。而隨著2011年2月西安曲江文旅重組ST長信的預案被股東大會通過,前後耗資1.25億元進行舉牌的齊能化工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雖然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齊能化工逐步減持ST長信,到12月累計減持股份數占比達到5%,但以當時的股價計算,相比1.25億元的買入成本,這一次的舉牌,仍然導致了齊能化工近千萬元的虧損。

敗走ST長信並沒有讓齊能化工放棄借殼上市的打算,就在齊能化工減持ST長信的過程中,其關聯公司英圖石油高調舉牌了另一家上市公司——ST天宏。作為齊能化工旗下24家公司之一的英圖石油,其實際控製人正是劉迪。在2011年8月至10月期間連續增持後,截至10月21日收盤,英圖石油持有ST天宏408.52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09%,已觸及舉牌線。但是截至2011年10月20日收盤,ST天宏股價僅為8.2元,比英圖石油每股11元左右的持股成本下跌近三成。劉氏家族折戟ST長信的一幕是否會在ST天宏身上再次上演,讓資本市場頗為關注。但因齊能化工內部發生重大變化,其在兩三年內控製兩家上市公司以實現借殼上市的計劃也從此付之東流。

海外上市

雖然試圖借殼上市的計劃最終流產,但劉迪覬覦資本市場的欲望並未消退。在舉牌ST長信和ST天宏連續遭遇滑鐵盧之後,齊能化工又打起海外上市的主意。

2011年10月,齊能化工召開股東大會,公司翻譯向在場股東宣讀了來自德國方麵準許齊能化工上市的回函,而其計劃推向資本市場的企業則是旗下的兩大核心資產——繡購和萬家石化。

為吸收資金,在股東大會上,劉迪向在座股東承諾,即便上市未果,但此前曾買入兩家公司原始股份的投資者仍實行利息翻一番獎勵。

對於為何選擇在德國上市,劉迪表示“德國市場相對穩定”,“準入門檻低,難度也小”,對於普遍缺乏專業財經知識的投資者而言,這樣的願景無疑充滿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