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尚年幼,諸多事情皆拜托內閣、六部處理,期望諸位大人以國事為重,莫以黨爭而誤國事,那位大人倘若因私廢公,到時莫怪朕寡義無情。”
因為是第一次朱有孝臨朝,所以諸位大臣就是有事也不敢現在就提,故此很快就結束了,但是新皇帝的這一番言論卻讓諸位大臣們吃驚不小。
在諸位大臣的心中,這位小皇帝從來就沒有讀過書,整日家在自己的院子裏搗鼓木匠活計,除了能做出幾件精致的小玩意外,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平時看起來也是身體弱弱的,沒想到今天就是一腳,就把李進忠這太監給踢了個四腳朝天。今天這小皇帝的強勢登基,一下子徹底顛覆了原來在大臣們心中的印象,難道這小皇帝平時的表現都是騙人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的心機也太深了。
散朝後,次輔韓爌回到家中,等在家中的原首輔葉向高正坐在客廳。這葉向高是東林黨的領袖人物,萬曆年間因黨爭而辭去了首輔職務,現在正在野,時時刻刻也在想著再次出任首輔,而韓爌和其是好友,同為東林黨人的大佬,也在想著如何促進好友複出。
自從方從哲出任首輔以後,朝中的楚黨、齊黨等聯合起來可以和東林黨人勢均力敵,但這卻得不到東林黨人的認可,尤其是葉向高曾被稱為“獨相”,當他想完全徹底實現他的政治意圖時,不時受到掣肘,這也是當初葉向高辭去首輔的原因之一。
但是對於萬曆皇帝來說,明朝的政治氣候非常開放,所謂的清流、言官都喜好聞風而奏,互相因黨爭而扯皮,所以一家獨大是不可取的。尤其是東林黨人的支持者好多是東南富商,他們極力反對征收礦稅,(其實包括商業稅,並且商業稅占大部分),這對於國家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在明朝萬曆年間,商業領域已經非常發達,再加上東南沿海流域商品走私嚴重,偷漏稅嚴重。所以,萬曆皇帝準許葉向高辭職,任用了相對比較中立的方從哲作為首輔。方從哲相對的軟弱,對於萬曆皇帝自己的政治抱負就比較容易施展,這也是帝王之術。
現在萬曆皇帝和泰昌皇帝接連都去世了,小皇帝肯定好糊弄,這麼一來,東林黨人就有了一種重新安排河山的雄心大誌了,其實這也是古代文人的一種情結,自古以來就有“學會天下藝,貨與帝家”的說法。但是,當韓爌將朱有孝今天的表現一說,葉向高就陷入了深思,對於是否出山產生了猶豫。
要知道“貨與帝王家”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既要處處琢磨帝王的心思,還要處處琢磨其他臣工的心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也不是那麼好坐的,說不定哪一天就可能陰溝裏翻船,葉向高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曆,現在他不得不更謹慎一些。
葉向高的心思不會說出來,韓爌自然就不知道他心裏到底在尋思什麼,但是看到一向以才華橫溢著稱的葉向高也陷入沉思,他就更加謹慎了,深怕自己也被拖累。